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201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16)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三、邓小平理论P86-88
    6、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进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规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③1992年,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判断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同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⑤邓小平还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思想。
    7、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和结晶。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解决了“文革”后中国向何处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8、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①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主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十六大将“三个代表”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P92-94
    1、了解新中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即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①原子弹: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的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安定环境。90年代初相继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重视和平利用核能。(邓稼先“中国原子弹之父”)
    ②导弹: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
    ③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第5个国家),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2)“载人航天”:①1992年作出战略决策;②1999年起进行4次“神舟”号无人飞行成功试验;③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中国首次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4)“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杂交水稻优势的第一人。1973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单产比常规稻增产20%。2001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意义)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已把推广该技术作为一项全球性的战略计划)。(识P94图)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P96-97
    2、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①原因: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党中央提出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使其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发挥更大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科学文艺事业发展。
    ②提出: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双百方针。强调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识P96图)
    ③特点:“双百”是一项基本性、长期性的方针。
    3、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
    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青春之歌》。
    三、“国运兴衰,系于教育”P100-102
    4、了解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建国后的17年(1949~1966年),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
    5、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史实(识P102图)
    ①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例如在基础教育方面,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
    ②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国家把科技、教育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增大教育投入,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P22-24
    1、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1)智者学派:<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以人的眼光考察认识社会、政治、法律问题。反对迷信,强调自由;强调法律、制度和道德应当以人为尺度;不强求道德一律。>②特别强调人的价值。③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但忽视道德)。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苏格拉底:①思想观点:
    a.“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伦理道德的作用,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b.“美德即知识”(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美德来自知识,);
    c.美德由教育而来(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内已有的美德)。
    ②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P26-29
    2、了解文艺复兴的兴起
    ①时间地点:十四五世纪,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
    ②根源: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意大利有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人才优势)。
    ③实质:借复兴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之名,实际上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代表人物:(“文学三杰”)薄伽丘《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但丁《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的《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美术三杰”)达•芬奇《蒙娜丽莎》、拉斐尔《雅典学园》、米开朗琪罗(识P20、27图)
    3、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具体内涵: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4、理解宗教改革的影响
    A16世纪,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欧洲出现了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反对兜售赎罪券,揭开宗教改革序幕。其核心主张认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就能得救。
    影响: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使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识P29图)
    三、欧洲启蒙运动P30-32
    5、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
    ①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相信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代表作是《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②法国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提出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③法国卢梭宣称人生而自由(天赋人权);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即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的思想;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代表作是《社会契约论》。
    ④德国的康德总结了法国的启蒙思想;提出人不是他人的工具;提出要自由也要自律。代表作是《纯粹理性批判》。
    6、理解启蒙主义时期的人文主义
    (1)思想主张:启蒙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中倡导的人文精神,核心主张“理性”,呼唤理性的阳光;批判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2)意义:①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②在启蒙运动影响下,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③启蒙运动还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④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