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201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11)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4、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与掠夺。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野蛮掠夺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客观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②给受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却造成极大的破坏和灾难,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贫穷落后。(识P29图)
    三、两次工业革命 Ⅱ-P30-36、Ⅲ-P62-64
    5、了解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
    【第一次】①政治前提: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8世纪时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进一步发展。②资金: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等。③市场与原料: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地。④劳动力:圈地运动。⑤生产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但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直接动因)
    【第二次】<①政治前提: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②市场: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③科技:19世纪中后期,各种新发明和新技术层出不穷,许多科研成果都应用于生产。④美国和德国在此次工业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6、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
    【第一次】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新兴的棉纺织业。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机器),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最重要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识Ⅱ-P30、Ⅲ-P62、63图)
    【第二次】①电力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70年代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不久,出现了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远距离输变电技术也日益成熟;电灯(爱迪生)、电车、电话(贝尔)、电影(卢米埃尔兄弟)等涌现。②内燃机的创制是另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问世(1885年德国戴姆勒和卡尔•本茨、三轮汽车;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四轮汽车),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狄塞尔)。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识P35图)
    7、了解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的产生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为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②首先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A③总之,垄断组织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力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的结果。
    A④垄断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8、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①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了国内市场的容量,促使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②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识P32图)
    (2)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的发展更为迅猛,也更为广泛。它在多个国家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亚非拉:粮食、原料;欧美:工业产品)。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和电话电报等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一、罗斯福新政P80-87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80年前)
    (1)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具体原因:(贫富差距扩大、分期付款、股票投机活动导致)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分期付款加剧了美国市场的虚假繁荣;股票投机活动冲击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3)导火线: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4)特点:范围广(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持续时间长(长达4年之久);破坏性巨大(“大萧条”)。(识P78、81图)
    (5)影响: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②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美法社会动荡、德日法西斯上台)。③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国际市场的矛盾加深;加紧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2、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结果:大萧条日益加剧,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1932年罗斯福以“新政”赢得大选胜利,1933年上任后开始实行新政。
    3、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令银行暂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2)工业方面:核心措施是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各行业订立同行业公平经营章程,防止盲目竞争(“蓝鹰运动”);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识P83、87图)
    (3)农业方面:成立农业调整署,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4)社会福利方面: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加强救济工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生产和消费,稳定社会秩序。(识P85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