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201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10)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四、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58-61
    9、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①创办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又将海南省划为经济特区(最大)。深圳是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②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和其他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以引进外资为主,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加工出口产品为主,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等特点。
    ③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有江苏的连云港、南通)。1985年以后,国家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识P59图)
    ④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0年,中国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目的是以浦东为龙头,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并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的开放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P56
    10、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此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P64-65
    1、了解近代的服饰变迁
    ①鸦片战争以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五花八门。男穿中山装、女穿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女子也流行欧洲风格的裙子。
    2、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
    ①废止缠足: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当时广大农村缠足陋习还存在)。
    ②婚姻自由: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民国时,大城市婚丧仪式开始简约文明。
    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P68-71
    3、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
    ①火车: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形成是在辛亥革命前夕。
    ②汽车:20世纪初,汽车首先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成为权贵、富绅的代步工具。
    ③蒸汽轮船:鸦片战争后,外国垄断了中国的航运业。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对江海运输业的垄断。
    ④飞机: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4、了解近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①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路。
    ②无线电报: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中国最早的无线电台。(当时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供官商通报,普通百姓很少使用)。
    ③电话:1875年,上海开通中国第一部电话。20世纪初(1900年),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市内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三、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P72-75
    5、知道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
    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刊。比较著名的就是《中国丛报》、《万国公报》。<广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上海《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识P72图)
    ②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大多反映社会思潮。如维新运动中的《中外纪闻》《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1915年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
    6、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①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识P62、73图)
    ②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1931年),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③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荣誉的影片。
    ④1958年北京电视台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7、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方便人们获取信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①报纸是实效性很强的新闻媒介,在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信议政和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②影视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③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逐渐普及,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关系日益密切。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P22-25
    1、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史实(15世纪末16世纪初)
    ①向东: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抵达好望角,开辟了沿非洲西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1497年达•伽马继续前行,终于到达了印度。
    ②向西: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识P24图)
    2、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③导致“商业革命”: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经营方式变化;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④导致“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P26-28
    3、了解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的史实
    (1)“海上马车夫”——荷兰
    荷兰独立后,积极参与殖民争夺,很快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①在政府支持下,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②在主要商道上建立殖民据点:a.在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了殖民据点,夺得了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印尼一带(爪哇),并一度侵入我国台湾。b.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c.在北美,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2)“日不落帝国”——英国
    ①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②17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建立了殖民据点。同时,也借东印度公司侵入印度。
    ③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发动三次英荷殖民战争,夺得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纽约)。
    ④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了法国,获得法属北美和印度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