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201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1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必要性】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贸易保护造成国际贸易萎缩)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积极倡导)。
    【签署】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性质】这是一个有关关税及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
    【作用】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P107-109
    4、了解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
    (1)欧洲联盟
    【可能性】①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②近代欧洲各国持续的冲突和战争,从反面激起人们对欧洲统一的愿望。③法德两个宿敌大国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必要性】①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②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
    【过程】①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②1958年,根据《罗马条约》,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经济共同体(最初的成员国是法德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④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盟成立,标志着该组织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识P107、108图)
    【意义】①对欧洲:促进经济、政治发展,提升国际地位。②对世界: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
    (2)北美自由贸易区
    ①背景:西欧与日本的崛起,使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面临挑战。为了应对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挑战,美国加强了和加拿大、墨西哥的合作。
    ②成立: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③特点: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自由贸易区。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成员国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5、了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①原因: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
    ②过程:1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1年《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③与中国关系: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中国香港一同加入。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与会成员达成“上海共识”。(Ⅰ-P114)
    ④成就:APEC性质是官方论坛,它是当今世界上(跨四大洲)的最大区域经济集团组织。成立以来,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但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发展有一定影响。
    三、世界经济全球化
    6、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①前身是:关贸总协定。
    ②原因: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不能再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
    7、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①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一个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②它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宗旨)。
    ③它通过多边贸易,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④努力减少其成员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重视。
    8、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
    ①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P105、112)。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直到1994年底,中国未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也未能成为世贸组织的创始成员国(观察员)。
    ②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③中国加入WTO,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也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当然,中国加入WTO也带来压力和严峻挑战。
    9、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②对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③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A从机遇看,它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从挑战看,由于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历史(Ⅲ)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P4-6
    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①道家:老子、庄子;②儒家:孔子(至圣)、孟子(亚圣)、荀子。
    ③墨家:墨子。④法家:商鞅、韩非子。
    2、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①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认为“仁”就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上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仪制度,主张“克己复礼”。教育上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文化上整理“六经”。言论载于《论语》)。(识P5图)
    ②战国时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政治上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君轻民贵)。伦理观上主张“性善论”(主张用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③战国时荀子政治上也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强调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伦理观上主张“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二、汉代儒学P8-10
    3、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
    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1)西汉时,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实行思想上的统一,得到汉武帝的接受并付诸实行。
    (2)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建议,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意义):①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②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识P9-10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