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象对逍遥的理解是:“夫小大虽殊,而方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按照郭象的 理解,世界万物本来就是不同的,比如大鹏体态巨大,它要飞得很高才能飞翔;蜩与学鸠飞得很低,但这完全满足了它们自己的生存;朝菌、蟪蛄很快就死了,大椿则能长寿,这些都是出于事物的本性,并不是出于故意的作为。如果万物都能按其本性而存在,那么就都是逍遥的;反之,违反了本性去计较“小大之辩”,大鹏嘲笑小鸟,小鸟羡慕大鹏,那么就是不逍遥的,也就是不自由的。 郭象对《逍遥游》的解释,在当时就有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古代也有学者认为,郭象的《庄子注》深得庄子之旨。按照我们前面的分析来看,郭象对逍遥的理解与庄子明显不同。郭象曲解了庄子追求的绝对的自由,把实现逍遥落实在现实的社会当中。万事万物按其本性存在就是逍遥。这样,大鹏、蜩与学鸠,朝菌和蟪蛄,大椿,这些相差悬殊的事物,只要安于自己的本性,不心存“小大之辩”,不以自己的状态去菲薄他人,那么就都实现了逍遥。 当然,“诗无达诂”,对庄子的《逍遥游》这篇意义深刻的文章,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读。郭象的解读是其中一种,而且应该承认,是一种成功的解读。如果我们阅读《逍遥游》,不囿于成说,能够对《逍遥游》做出新的理解,且言之成理,那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