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高二历史19世纪中叶的俄国(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教学建议:
    首先,可由学生生动描述克里米亚战争的经过,并分析俄国失败的原因。既培养了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培养学生从感性材料中提炼、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其次,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纵横】中的材料,比较两次战争之后对俄国的不同影响。
    第三,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利用教材提供的【学思之窗】中的内容和问题,让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鼓励大胆发言,在讨论过程中,不追求全面,但求有理,能自圆其说。教师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中的亮点和新意,并及时给以鼓励,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1)关于“俄国农奴制”一目。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先和学生共同回顾已学习过的有关俄国在15世纪末至18世纪的历史知识,尤其是与本课密切相关的俄国农奴制的内容。使学生对农奴制的发展过程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导入课文的教学,学生就不会觉得知识是零散的,而有内在的联系。
    可以采用学生表演的方式:“俄国农奴贫穷的生活”主要表现为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困生活,没有自由,随时被打受虐,甚至降为奴隶。而农奴主却过着奢侈的生活,为牟取暴利,他们将粮食、原料出口欧洲,导致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原料、市场和资金无法解决,远远落后于西欧。并举例说明。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并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
    (2)关于“步履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一目。可以采用讨论法,教师提供一些反映俄国工业缓慢发展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与学生一起共同分析讨论材料所说明的问题。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探讨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俄国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会有较大的差距?二是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哪些消极影响?
    (3)关于“新思潮的涌动”。建议采用谈话法,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图片资料:第一组为十二月党人起义。第二组为俄国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革命主张的介绍。
    (4)关于“克里米亚战争”。建议采用谈话法,分析克里米亚战争给俄国造成的影响。
    2. 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讲授“俄国的农奴制”一目时,用实物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演示几组图片
    图片一组:《富裕的农奴主家庭》和《农奴的贫困生活》。这两幅图非常生动的表现了农奴主与农奴不同的生活境况,体现出在农奴制度下农奴主通过残酷的剥削农奴,过着富裕的生活,而地位卑下的农奴生活却贫困不堪。
    图片二组:本课中提供的两个【历史纵横】。材料反映出俄国的法律条文中规定了农民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沙皇政府设立基层机构负责对农民进行管辖。反映农民没有人身自由,完全受制于地主,地主有权任意买卖、赠送、惩罚农民。
    案例二 在讲授“步履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一目时,用实物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演示材料和图片
    材料:反映十九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的材料。
    图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各国人均收入比较(1861)》和《英国的轮船航运繁荣的景象》 形象地说明了俄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让学生分析得出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源在于农奴制度的存在。
    案例三 在讲授“新思潮的涌动”一目时,用实物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演示图片
    图片一:《十二月党人起义》
    图片二:俄国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教师对他们的不同主张加以介绍。引导学生分析革命虽然没有发生,但革命民主主义运动却迫使沙皇政府让步,不得不走上改革的道路。
    案例四 在讲授“克里米亚战争”一目时,学生演示:“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主要表现经济上的落后导致军事上的失败,俄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国内人民起义不断
    一名学生演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讲话:“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引导学生分析沙皇改革的根本原因,目的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亚历山大进行的1861年改革是由于19世纪中期的俄国农奴制危机对其统治产生了威胁而进行的,所以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
    四、问题解答
    【探究的主要问题】
    1.农奴制所造成的社会危机是什么?
    解题关键:农奴制度阻碍了俄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思路引领: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绊脚石,农民的骚动影响了俄国政局的稳定。
    答案提示: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2.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有哪些影响?
    解题关键:克里米亚战争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成为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的直接诱因。
    思路引领: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为了挽救政治危机,转移国内矛盾;客观上加速了改革的步伐。
    答案提示: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和沙皇封建制度的腐朽性。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俄国统治者从政治昏睡中清醒过来。
    【学思之窗】
    1.彼得一世改革以来,一直注重面向西方,发展近代工业,19世纪初,俄国的生铁产量一度居世界首位。想一想,为何到19世纪中叶,俄国同西方国家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解题关键:要能认识到是由于农奴制的存在,才导致了差距的存在。
    思路引领:政治上沙皇专制制度的落后。经济上封建农奴制经济的落后。
    答案提示:彼得一世时的改革,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利用农奴劳动,发展了近代工业,不过这种工业只是建立在手工工场的基础上;19世纪以后,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发展迅速,工业革命以后的工业发展是建立在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基础上,俄国的农奴制不仅不能为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自由劳动力,还造成了国内市场的萎缩,这就使得俄国的经济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俄国日益落后。
    2.十九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他为什么这样评论农奴制,你对农奴制有什么看法?
    解题关键:为什么这样评论方面:已认识到了农奴制的腐朽性。看法方面:农奴制必须废除。
    思路引领:由于农奴制的存在,农民处境恶劣、生产效率低下;工业发展缓慢;生活贫困、体质很差;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影响社会安定和政局的稳定。
    答案提示:(1)因为他已经认识到农奴制是一种腐朽、落后的制度,已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2)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俄国才有出路。
    3.尼古拉斯•皮洛哥夫是一名外科医生,他在赶往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救治伤员的途中有这样的记述:“整条道路──忙着伤员、枪支、牛马饲料的运输。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病号,其中有些还是截过肢的,三三两两躺在马车里,冻得打颤,不住的呻吟。在齐膝的泥浆中,人和牲口寸步难行;每走一步都能看到死去的牲口;──同时听得到伤员的呼号、乌鸦成群地飞向猎物的号叫、备受折磨的马夫的咆哮、以及远远来自塞瓦斯托波尔加农炮的吼叫。”请你联系课文有关内容,分析战争的惨烈景象,告诉我们俄国军事上有哪些不利的信息?
    解题关键:战争的失败实质上是政治体制的失败、经济体制的失败。
    思路引领:武器的落后、运输工具的落后、军需品的不足等。
    答案提示:俄国士兵使用的步枪的射程只有西方军队士兵步枪射程的1/3;俄国士兵要用帆船对付英法国家的汽船;由于克里米亚没有铁路,俄国士兵不得不用马车来拉军需品,不得不在抵达前线之前步行数百里。联军却在克里米亚占领区修筑了铁路,能及时地补充作战物资。除此之外,俄军还缺乏必需的医疗器械和药品,甚至没有作战地图。军官也利用战乱侵吞公款、贪污军需物品。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1855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面临哪些问题?其中,什么是最主要的问题?
    解题关键:农奴制的危机、资本主义发展的缓慢、新思潮的涌动、战争的失败。
    思路引领:从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四个方面考虑。
    答案提示:政治上: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
    经济上: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社会上: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最主要的问题是政治方面的问题:即沙皇的统治受到威胁。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必须进行农奴制改革。
    (二)学习延伸
    此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问题中提到的“可能的解决之道”,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有可行性,老师就应该给以肯定,不必拘泥于一种固定的答案。
    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内容标准】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知识与能力】
    了解俄国农奴制概况,列举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比较俄国资本丰义发展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差距。
    了解俄国农民和资产阶级反农奴制的斗争,理解俄国只能采取自上而下改革方式的原因。
    知道俄国民主主义思想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关于农奴制的思想主张。
    阐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按照经济、政治、思想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分类分析,对俄国各个社会阶级力量进行比较,理解俄国为何进行农奴制改草,以及为何采取改革的方式而不是通过革命解决矛盾。
    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前的状况即改革的原因作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落后的农奴制无法阻挡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这一史实,认识到历史前进的必然性。
    通过学习民主思想家的思想,对革新精神和反抗专制压迫的民主思想产生认同感。
    【重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难点】
    1.比较俄国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差距,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整体把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理解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
    3.阐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影响。
    预习提示
    1、阅读专题导语,归纳导语的主要内容。
    2、总体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原因有哪些?
    3、理解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
    4、思考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失败的原因?
    5、面对种种危机,沙皇做出了什么抉择?是什么因素促使沙皇做出这样的抉择的?沙皇政府的改革立足于谁的利益?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6、思考为什么俄国最终选择了改革方式变革社会的?
    讲授新课
    专题导语分析
    一、举步维艰的资本主义经济——经济
    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回答这组图片反映了俄国什么制度,该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简单介绍农奴制概念及特点
    概念: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产生于公元15世纪末的俄国。
    特点:
    在学生阅读课本的基础上提问:到十九世纪初,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提问:俄国农奴制改革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俄国内部的发展有哪些表现?
    农业方面:
    工业方面:
    通过观察一组图片及19世纪中期的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表,总结俄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主要原因:
    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万吨) 铁路长度(公里) 制度
    俄国 71 29(1860年) 1600(1860年)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225 14603 君主立宪制
    法国 150 9160
    德国 175 40.2(1850年)
    主要原因:
    总结过渡:从上面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俄国落后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么这种阻碍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请大家阅读分析材料,然后归纳农奴制对俄国经济阻碍的表现。
    材料:大批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困的生活,没有人身自由。农奴主可随时打骂、虐待他们,甚至把他们看成是工具,可以相互转让。农奴主为谋取暴利,将大批的粮食、原料出口。农奴主残酷压榨农奴,不断增加他们每星期为主人干活的天数,甚至收回份地,将农奴降到奴隶的地位。由于这种原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原材料、市场和资金根本无法解决,导致俄国大大落后于西欧各国,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参考答案:
    总结:19世纪上半叶,农奴制自身了出现危机,同时农奴制又造成了俄国的落后,改革势在必然。
    完成随堂练习题
    1.农奴制在俄国正式确立的时间是 ( )
    A.15世纪初 B.15世纪末16世纪初
    C.17世纪中期 D.18世纪
    2.17世纪时,俄国手工工场里的劳动力主要是 ( )
    A.奴隶 B.农奴 C.农民 D.技工
    3.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缓慢的主要原 因是 ( )
    A.贵族争权夺利 B.政治动乱频繁
    C.农奴制的阻碍 D.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4.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 ( )
    A.贵族地主不愿投资近代工业
    B.农奴的反抗斗争不断
    C.自由劳动力不足,国内市场狭小
    D.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