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高二历史19世纪中叶的俄国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七单元第一节《19世纪中叶的俄国》学案
    学习目标:
    识记:俄国农奴的生活状况;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情况;俄国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间及结果。
    理解:农奴制的存在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新思潮的涌动、对外战争的失败。而这些正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运用:探究19世纪中叶的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的困难极其解决途径。
    学习重难点:
    重点:俄国的农奴制
    难点: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前思考: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她成立的标志是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二月革命推翻的却是 。
    自主学习:
    一、俄国农奴制的确立与发展
    农奴制涵义:俄国的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农奴。
    (1)兴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的过程中,随着 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奴制开始形成。
    (2)确立: 世纪中期,农奴制正式确立。
    18世纪:
    ①彼得一世为增加人头税将流民和家奴列入农奴阶层,还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
    ②18世纪中后期,沙皇曾将一百多万自由农民连同土地赏赐给贵族宠臣,还把农奴制扩展到新吞并的 、 等地。
    ③沙皇颁布法令,宣布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和农奴是其不可侵犯的特权,农奴是地主的 财产。
    (3)发展 19世纪:
    ①农奴数量多:农村人口中的 以上是农奴。
    ②农奴负担重:农奴每周
    ③农奴生活贫困:长期的贫困使农奴的体质很差,造成劳动生产效率很低,反过来加剧了农奴的贫困。
    ④农奴遭受严格的管理:农奴的生产和生活都要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还为沙皇服兵役。
    二、19世纪俄国农奴制的危机
    1、农奴的反抗斗争不断发生:许多农奴从封建主的庄园逃到西伯利亚等偏远地区,有些甚至同贵族和庄园管家发生暴力冲突。19世纪上半期,农民骚动越来越多。
    2、俄国社会越来越落后——工业发展步履艰难。
    原因:在农奴制下,俄国既缺乏 ,也 ,农奴制所维系的自然经济以及占人口多数的农奴的贫困,更不能 。
    表现:19世纪中叶,俄国仍然处在 。(注意具体表现)
    3、废除农奴制运动的兴起:
    原因:
    (1)十二月党人起义: 过程:
    结果:
    针对的问题:
    守旧派:
    (2)新思潮的涌动: 概况: 改革派:
    激进派:
    影响:改革派知识分子对农奴制的揭露和抨击,宣传了资本主义新思想,对沙皇专制统治造成了很大冲击。
    4、俄国农奴制危机的总爆发——克里米亚战争
    目的:为了扩大在 ,攫取 ,也为了转移 。
    1853年,俄国派军队侵入
    概况: 英法联军很快进抵俄海军重要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双方展开激战。
    1855年 战败。(注意:战败的原因)
    1856年,双方签订和约。
    结果:俄军撤回在 ,拆毁 ,交出 。
    影响:
    第七单元第二节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案
    学习目标:
    识记:亚历山大二世积极推进改革,进程从秘密到公开,方案从多元到相对一致;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解放法令,下令废奴;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但高额赎金,继续盘剥和奴役农奴是历史的局限性。
    理解:为什么俄国最终会选择改革的方式变革社会;法令主要内容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组织管理三方面;列宁为什么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
    运用:结合背景探究改革的必然性;分析内容间的相互关系;对法令内容及其实施予以全面评价。
    学习重难点:
    重点: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难点:全面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学前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
    俄国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家和文学家代表之一赫尔岑在伦敦出版的《钟声》杂志的办刊宗旨中声称:“你们悲惨的工作不会这样消亡,看星星之火即将燃成熊熊烈焰……”
    俄国“首要的、必要的、刻不容缓的步骤”是“把农民从地主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把纳税才从严刑毒打中解放出来”!
    19世纪中叶,农奴制的存在成为燃起反抗烈焰的根源。要求自由、反抗压迫的呼声传遍俄国的大街小巷,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统治者已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改革势在必行。
    思考:为什么俄国波澜壮阔的斗争没有汇成一股强大的革命洪流,彻底摧毁整个封建统治?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全面评价这些措施?
    自主学习:
    一、改革的酝酿
    1、改革的必要性:
    2、改革的酝酿
    (1)思想基础:
    (2)组织基础
    3、颁布改革方案
    4、改革的内容:
    (1)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
    (2)关于份地和赎金:
    (3)关于农民的管理: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1、进步性
    2、局限性
    探究问题:
    阅读课本图片:
    图一、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
    图二、残败的俄国农村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农奴制改革怎样的特点?法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会出现图二中的现象?
    (3)你如何认识1861年农奴制的改革?
    第七单元第三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学习目标:
    识记:俄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落后;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司法制度方面的改革;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改革的历史作用;新的社会矛盾的出现;资产阶级的崛起和软弱;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民粹派的形成;亚历山大被刺身亡。
    理解:认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认识近代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近代化历史浪潮的影响。
    运用:探究1861年改革在俄国近代化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探究俄国近代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历史规律。
    学习重点: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上的缓慢变革
    学习难点:“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被刺?为什么推行了改革,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
    学前思考:
    阅读课本图片:
    图一:巴库油田兴起 图二:亚历山大二世给俄国带来的文明
    19世纪中后期,巴库油田兴起,成为俄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表现。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那么,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经济是如何发展的?存在哪些问题?在政治方面进行了哪些变革?有何作用?为什么进行了改革,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
    自主学习
    一、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促进
    1、经济近代化的发展
    (1)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1861年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农民 ;一些地主 。
    ③到19世纪 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2)俄国工业的发展
    (3)经济近代化中存在的问题:
    ①资本主义经济总体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对外国资本尤其是 资本依赖严重。
    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 等几个主要地区,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工业成分很少。
    2、政治近代化的发展
    (1)发展表现
    ①在政治体制方面
    ②在司法制度方面
    (2)存在的问题:改革以后,俄国仍然是一个 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挑战都要受到严惩。
    3、军事近代化的发展:
    4、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二、关于1861年改革的评价
    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由 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地主阶级同 妥协的结果。这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中实行了一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 统治。
    3、改革以后,俄国保住了大量 残余,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