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六国论》教学设计案例精选(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C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2.举以与人,如弃草芥
    A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B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  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举宠为督      D  杀人如不能举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A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B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  借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4.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A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B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C  兵不厌诈                        D  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
    (五)比较下列斜体字的古今意义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4.今日割五城,明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六)分析文段
    1.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在于何处?他的观点是什么?请用原句回答:
    答:“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作者在第一段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者所持的观点是否有太过武断之嫌?请说明。
    答:因果论证。作者的观点并不武断,因为“不赂者以卢者丧”。
    3.第二段中作者又用了那些论证方法,请说明之。
    答:有对比论证,“先祖父”与“子孙”对土地的态度;举例论证,概述六国赂秦的情况;引用论证,引用《史记·魏世家》中的话。
    4.作者是怎样描绘六国国君在赂秦这件事上表现出的心态的?
    答:“今日割五趁给,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5.第二段重在论述一个什么道理?
    答:赂秦比战争对六国的势力的削弱更大。
    (七)你同意作者对六国灭亡原因所持的态度吗?(讨论)
    五.熟读课文,并当堂背诵一二段。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背诵或朗读第一二段,复述课文内容。
    二.分析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终继五国迁灭           终:最终
    2.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交好
    3.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既:……之后
    4.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起初
    5.义不赂秦                 义:行正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