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5)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意义(影响)
    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提问:你觉得早期先进的中国人冲破藩篱,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全面吗?通过这个设问,是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林则徐、魏源等只是引导了人们关注世界,而没能付诸实施。
    探究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清朝政局内忧外患。
    材料1:所谓 “体”是指事物的主体本质;“用”是指由主体派生,或为主体服务的表现形式。张之洞(洋务派)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人心,西学应世事,而必无孛于经矣。”
    材料2:“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李鸿章语
    材料3:京师同文馆旧址(图)
    自主学习:结合材料一、二和教材,概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主要内容、实质、根本目的。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综合评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模块链接:必修2 第2单元第1课第29页。回顾洋务运动的内容及评价)
    探究三、维新变法思想 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自主学习:1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背景有哪些?
    背景:
    合作探究 :2 早期维新派为何会从支持洋务派到与之分道扬镳?
    在洋务运动已经暴露出种种弊端,洋务派仍坚持“中体西用”也不面对现实,早期维新派则从“中体西用”转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教师强调:在深化认识洋务思想及洋务运动利弊得失的基础上,早期维新派必然要从洋务派中分裂出来。早期维新派在思想启蒙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之后,影响更深远更猛烈的维新思潮将西学东渐推向新的高潮。
    3 归纳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及主张
    代表人物
    经济思想
    文化思想
    政治思想
    4 评价:
    探究四 康梁维新思想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①背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