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教材分析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专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第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近代中国的进步思想主张,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体会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变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联系必修①②的有关内容,讨论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运用制表或列举的方式,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认识到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
    难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对必修三已进行系统的学习,基本掌握思想文化各时期的变化和发展。本课所讲的抵抗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等思想家的思想相对系统条理便于掌握,所以讲解时主要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教师主要提出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引导
    五、教学方法
    1.学会用问题探究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学案导学
    3.教学环节:预习检查、设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习准备:预习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初步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的课下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存在的问题,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情景导入
    图片:紫禁城的庄严肃穆 鸦片战争的炮火纷飞
    19世纪上半期,当西方列强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高歌猛进的时候,古老东方的中国依然恪守着农业文明。东方古老刀矛与西方近代炮舰的拼杀掀起了东西方文明、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文明与野蛮的巨大撞击。在残酷的征服面前,古老的中国渐渐低下了妄自尊大的骄傲的头颅:近代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次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个过程中的主流思想又是什么?
    学生归纳:向西方学习。
    (三)教学设计
    问题1:列举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思想界开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主要史实。教师投影人物插图。
    教师同时出示表格
    主要历程 代表 主张 背景 意义 特点
    开眼看世界 封建士大夫:林则徐、魏源 《四洲志》《各国律例》;《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日深;西学传入;有识之士倡导等) 关注世界;思想启迪。
    军事科学技术(器物层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