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军阀割据的形成和中国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教学重点:近代思想、近代科技。
    三、教学难点:对“西学东渐”形势的认识和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教学提纲):
    (一)、近代思想:
    1、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出现
    2、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主张
    3、 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4、 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5、 维新运动时期思想的发展---严复的《天演论》
    6、 20世纪革命派的思想----三民主义无反顾
    (二)、近代科技:
    1译书机构的出现
    2、 李善兰和《方圆阐幽》
    3、华蘅芳、徐寿的译著和科技成就
    4、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
    5、冯如试制飞机
    (三)、近代教育:
    1、 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
    2、 维新派创办的新式学堂
    3、 清末新学制的制订和科举制的废除
    4、 民国初年的教育----蔡元培的“五育”教育。
    五、教师小结。
    六、处理作业。第二节 新旧交替时期的文学、艺术和史学一、“三维”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了解掌握诗歌、小说、戏剧、绘画、史学的主要成就。
    (二) 、思想目标:
    1、 新旧交替时期,我国的一批诗人、小说家、艺术家、史学家等,他们怀着爱国热情,勇于探索和革新,从而推动我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近代上爱国主义和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
    2、 通过对近代前期文学、艺术、史学成就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我国近代文化发展出现新旧交替的时代特点以及在新旧变革中发展的转机,从而加强学生对近代中国国情和文化在推动我国近代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三)、能力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用列表的方式,总结我国近代前期文学、艺术、史学的主要成就,从而培养他们综合归纳掌握历史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教材所引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诗界革命”和“史学革命”的特点和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文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诗界革命”、“谴责小说”、“史学革命”。
    三、教学难点:对“诗界革命”和“史学革命”的特点与实质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教学提纲):
    (一) 、近代文学:
    1、 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人
    2、 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学
    3、 “诗界革命”---黄遵宪的诗歌
    4、 “谴责小说” ---四大小说(补充:刘鹗《老残游记》)
    5、 林纾的译著
    (二) 、近代艺术:
    1、 京剧的形成和艺术家
    2、 上海画派和岭南画派
    (三)、近代史学:
    1、“史学革命”口号的提出
    2、梁启超的史学主张
    3、 甲骨文的发现。
    五、教师小结。
    六、处理作业。
    第九章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本章分析:本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指出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的中国人以俄为师,探索一条新的革命道路。第二部分指出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第三部分指出: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
    一、“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兴起时间、指导
    思想、活动阵地、人物、口号、主要内容;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新
    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二)、思想目标:
    1、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讲述,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2、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以后,新文化的内容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促使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