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学生预习课文用)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雅典早期政治体制★ 一、公元前8世纪初形成雅典王政国家。 二、公元前7世纪初形成雅典贵族共和国,元老院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一、改革背景 ㈠改革根本原因:贵族与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矛盾的激化 1、平民与贵族之间矛盾尖锐 ⑴政治上:①平民虽享有 ,但因 而无法参与国家政权。 ②贵族把持 ,包揽官职, ,压迫平民。 ⑵经济上:①贵族占有大量财富,剥削平民。 ②平民因 而沦为雇工、债务奴隶或卖到海外抵债。 2、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矛盾尖锐 ⑴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元前7世纪,随着雅典工商业发展,部分人发财致富,成为工商业奴隶主。 ⑵工商业奴隶主地位:经济上富裕,但 上没有地位,不满 的统治,逐渐与 站在一起。 3、雅典社会主要矛盾和影响 ⑴主要矛盾: 与 的矛盾, 与 的矛盾是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 更加尖锐。 ⑵影响:公元前7世纪,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政局动荡不安,雅典社会面临严重的危机。 ㈡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矛盾激化的表现(解决危机的尝试) 1、彻底推翻原有体制的尝试——基伦暴动。 2、对原有体制进行改革的尝试——《德拉古法典》。 3、两次事件的影响:没能解决雅典的社会矛盾,社会危机更加严重。 ㈢改革的导火线:萨拉米危机 ⑴原因:①雅典严重社会危机之时,麦加拉夺取萨拉米岛,对雅典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②雅典贵族担心平民力量乘机壮大,禁止讨论夺取萨拉米之事。 ⑵影响:沉重打击了雅典的经济,社会危机空前严重。 ㈣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立志改革,振兴城邦(诗人政治家)。 二、改革目的: 1、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三、改革内容: ㈠经济方面: 1、颁布《解负令》 ⑴内容:废除 和 ;禁止以 和 做抵押;限制 。(土地和债务) ⑵影响:取消债务奴隶,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经济上的独立,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发展工商业 ⑴内容:①手工业:父母必须帮助子女学会一门手艺;鼓励 移居雅典并赋予公民权。 ②商业:鼓励谷物 和限制谷物 ,鼓励出口葡萄酒、橄榄油。 ⑵影响:①从短期看:稳定物价,保障平民生活。 ②从长期看:经济上:促进雅典工商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多元化; 政治上:工商业者队伍壮大,工商业奴隶主力量增强,多元化政治格局进一步稳固。 ㈡政治方面:提高平民地位 1、按土地收入多寡分成四个等级,并确定了相应的政治权利 ⑴目的: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 ⑵内容:四个等级: 、 、 和 。 政治权利:第一、二等级担任 官职,第三等级担任 官职,第四等级 担任官职。 ⑶意义: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维护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为雅典政治民主化开辟道路。 2、创立四百人会议 ⑴组成:四个 各选100人组成,但第四等级 当选资格。 ⑵职能:为公民大会预审提案,准备议程。 ⑶作用:使第三等级公民获得参政议政的机会;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打破贵族对国家权力垄断。 3、组建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不分等级,抽签产生)制度 作用:民众法庭的设立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陪审法庭使平民获得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 四、改革评价(梭伦的遗产) 1、积极意义: ⑴打击 势力,奠定 民主政治乃至 民主政治基础; ⑵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 ⑶有利于公民行使权利。 2、局限性: 中庸政策决定改革的不彻底性。 知识链接 必修Ⅰ专题六: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演变 1、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任执政官) 内容、评价见上 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6年,执政官) 内容:⑴以10个新的地域部落代替旧的4个血缘部落。 ⑵建立“五百人会议”取代原来“四百人会议”。 ⑶设立“十将军委员会”,每部落各选一名。 ⑷制定陶片放逐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