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学生预习课文用)(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四、改革评价(梭伦的遗产)
    1、积极意义:
    ⑴打击氏族贵族势力,奠定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基础;
    ⑵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
    ⑶有利于公民行使权利。
    2、局限性:
    中庸政策决定改革的不彻底性。
    知识链接
    必修Ⅰ专题六: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演变
    1、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任执政官)
    内容、评价见上
    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6年,执政官)
    内容:⑴以10个新的地域部落代替旧的4个血缘部落。
    ⑵建立“五百人会议”取代原来“四百人会议”。
    ⑶设立“十将军委员会”,每部落各选一名。
    ⑷制定陶片放逐法。
    3、“黄金时代”的公民民主:伯里克利改革
    内容:⑴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⑵民主政治主要机构:“公民大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⑶为参政公民发放津贴。
    4、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⑴局限性(失):
    ①就民主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②就性质而言,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方式,意味着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④历史事实证明,雅典的衰落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
    ⑵进步性(得):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学生预习课文用)课时4--6
    课程标准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春秋战国时代特点: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一、大动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
    二、大变革:
    1、社会经济变化:随着  使用和  推广,   被破坏。
    2、阶级关系变化:⑴随着土地私有化,      实力增强,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进行社会变革。
    ⑵各国先后进行变法。
    3、思想意识形态变化:⑴表现: 、 、 、 等各家宣传自己的学说和主张,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⑵意义:形成中国思想史上第 次思想解放高潮。
    三、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时4--6
    一、历史背景:
    1、客观背景:大动荡大变革
    ⑴诸侯争霸的推动:各国面临政治、经济制度的重建。
    ⑵变法风潮席卷各国:首先 国  变法。
    ⑶百家争鸣的推动。
    2、主观条件:
    ⑴秦国统治者锐意变革
    ___:发布“求贤令”,吸引有识之士。
    ⑵商鞅来秦并得到赏识是变法的重要条件
    ①游说:商鞅以变法强国之术游说秦孝公。
    ②辩论:与反对派辩论,宣传变法思想,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他的主张得到秦孝公赏识。
    ③立信:南门徙木,取信于民。
    二、变法的中心、目的
    1、人物:秦孝公,商鞅。
    2、中心:    和    。
    3、目的:实现    。
    三、变法的内容:强国之术
    第一阶段:公元前356年;第二阶段:公元前350年。
    措施 内容
    政治方面 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__: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
    __:一家犯法余家告发,否则同罪。
    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①制定  级军功爵制;
    ②  没有军功不再授爵位。
    废分封,行县制 ① 为地方行政单位。
    ②县设令、丞、尉,由  任免。
    经济方面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①收粮多、织布帛多者,      ;
    ②凡从事工商业或懒惰的,罚作官奴;
    ③以优惠政策吸引韩、赵、魏百姓来秦垦荒。
    废井田,开阡陌 废除井田制度,实行    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统一度量衡 颁布标准度量衡器
    社会风俗方面 “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四、变法结果:“商鞅虽死,秦法未灭”,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