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三明市五校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试卷(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2分)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2分)
    (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4分)
    (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
    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2分)
    32.“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应的问题:
    材料一: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材料二: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对中国市场出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材料三: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材料四:荣德生在1943年书写对联:“心正思无邪,意诚言必中”以此表达荣氏企业的经营理念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分)
    (2)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2分)
    (3)假如你是1916年某报的记者,请为荣氏企业的面粉写一句广告词。(不超过20字)(4分)
    (4)为什么有人认为“中国民族工业的真正春天是1956年”?(2分)
    (5)根据材料四,请问荣氏企业的经营理念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弘扬、借鉴的精神是什么?(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 题词摘要:¥高#考#资%源*网
    “一五”(1953—1957年):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年):“大跃进” 大倒退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年):改革闯关 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年):小平南巡 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年):宏观调控 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年):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年):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20日
    请完成:
    (1)“一五”计划期间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2分)
    (2)“二五”计划期间,“大跃进”为什么最终导致了“大倒退”?(2分)
    (3)“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六五”计划期间,对外开放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4分)
    (4)“八五”计划期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从此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
    (5)“九五”期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在所有制结构上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上有何新论断?(2分)
    34.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请回答下列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