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评价君主专制制度。评价:(1)积极: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
    (2)消极:①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思想方面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③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基础巩固
    1.“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制定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
    A.让“群臣”监督皇帝 B.精简政府机构
    C.加强君主专制 D.让子孙后代有章可循
    答案 C
    解析 明太祖废除丞相,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君权,禁止子孙设立丞相,主要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2.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
    A.汉代内外朝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军机处
    答案 C
    解析 抓住题干中典型的信息“大学士”“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可由此判断为明代内阁制。
    3.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A.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B.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明朝政治腐败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
    答案 D
    解析 内阁制是明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产物,明代的内阁既无法定的相权与职责,也不可能像宰相那样真正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虽然在某些时期阁臣权势膨胀,但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既不统辖六部,也不能直接干政。
    4.14世纪晚期,中国一位大臣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皇帝问他:“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啊,改作‘忧’如何?”该大臣吓得连忙磕头请罪。这种历史现象反映的趋势是(  )
    A.君臣关系和睦 B.君权与相权矛盾尖锐
    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D.封建国家走向强盛
    答案 C
    解析 从“14世纪晚期”可以判断是明朝,在明朝君主专制加强,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5.下列两位君主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相同之处是(  )
    宋太祖          明太祖
    A.极大地削弱相权 B.分化中央和地方事权
    C.地方上设三司分权 D.分割宰相权力
    答案 B
    解析 根据两人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明太祖时期,废除丞相制度,所以A、D不符合明太祖;根据所学知识,C不符合宋太祖。
    6.据史料记载,从汉到明清,文臣武将的上朝礼仪经历了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中国礼仪不断等级化
    C.君臣关系不断恶化 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答案 D
    解析 据所学可知,它反映的是君主地位日益提高、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7.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和相权势力的消长图,正确的一幅是(  )
    答案 B
    解析 皇权与相权消长图的趋势是皇权逐步加强,相权逐步削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