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1)设内阁、六部:清初承明制,设内阁、六部,负责奏章票拟。
    (2)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州贵族组成,掌管军国机要。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3)设南书房:康熙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务,替皇帝起草谕旨,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2.设立
    (1)目的:办理西北军务。
    (2)组成: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3.职能
    (1)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2)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4.影响
    (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
    (2)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清代军机处的特点
    (1)办事效率高:皇帝有谕,随时奉诏承办,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清朝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司员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或采用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注明行四五百里,甚至还有六百里加快的,交兵部发出,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加快了办事速度。
    (2)办事机密:设于接邻内廷的隆宗门内,不易受外界的干扰,又严禁外官擅入。
    (3)临时性:军机大臣的任命、职务没有制度上的规定,完全出自皇帝意旨;军机处无专官,全为兼职。
    (4)机构简单:军机处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二职。军机大臣一般不超过8人,军机章京是大臣的幕僚,嘉庆时定员32人。
    (5)军机处始终不算正式衙门:它实际上是皇帝辖下的秘书班子。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清代封建专制主义集权政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题3  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是(  )
    ①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 ②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 ③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 ④皇帝可以避免决策失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种制度不仅不会避免决策失误,反而会增加其失误的机会。
    【史料文本】 阅读教材P16[历史纵横]和[资料回放]。
    【信息解读】 历史纵横反映了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但相权随之扩大;资料回放说明明太祖认为政治动乱的根源在于丞相的设置,废除丞相有利于政治的稳定。
    【史料应用】 1.你是否同意资料回放中明太祖的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 不同意。因为朱元璋出身贫苦,早年身世坎坷,经受了许多磨难,不可能是一付养尊处优的模样。原因有:朱元璋从乞丐最后成为皇帝,身份变化的巨大反差使其产生了竭力美化自己、掩盖过去的畸形心态;为强化皇权、维护皇帝的尊严而不择手段,反映了当时君主专制加强的特点。
    【史料文本】 阅读教材P17“明朝内阁大堂旧址”插图和[历史纵横]。
    【信息解读】 插图反映了明朝内阁制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明宣宗时,内阁有了票拟权。而历史纵横中,则以张居正为例,说明内阁首辅大臣的权力相当于宰相职权,倾轧六部。
    【史料应用】 2.结合历史纵横,怎样评价张居正?
    答案 (1)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大臣,削弱六部职权,权倾朝野,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和其职位,而是来自于皇帝个人的支持与信任。
    (2)张居正改革,增加了财政收入,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明朝社会的发展。但因触犯官僚地主利益,引起皇帝的不满。总之,通过张居正的实例,反映了内阁制度下,内阁的职权大小是由皇帝决定的。
    思考:(1)你是否同意这位学者的观点?(2)请你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P17)
    知识点拨 通过材料可以反映出,这位学者把明朝中后期太监乱政的原因,归结为废除宰相制度,观点有些片面。
    答案要点 (1)不同意。他的观点有些片面。
    (2)利:中国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的强化,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文化的繁荣。弊:中央政治制度是全国政治的枢纽,宰相是君主最有力的助手,所以历代的治乱与宰相贤劣有密切关系。明代自废除宰相后,贤能之士再难发挥辅弼作用;加上宦官乱政,阁臣争权,使明朝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腐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