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 抗日战争 新题速递 一、选择题 1.(2000年上海高考题)位于中国西部的抗日根据地是 A.晋察冀 B.陕甘宁 C.冀鲁豫 D.晋冀豫 2.(2002年上海高考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蒋介石掀起了两次反共高潮。其中最为险恶、影响最大、反共面目也暴露最彻底的一次事件发生在 A.1939年底 B.1940年秋 C,1941年初 D.1943年夏 3.(2002年全国高考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鼓舞下创作的作品是 ①长诗《王贵与李香香》 ②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③历史剧《屈原》④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4.(2001年全国高考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近代(1840—1949年)解决土地问题的代表性主张或纲领有哪几种? 5.(2001年上海文综高考题)上海近代史是百年中国历史的缩影。今天,上海已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正在发展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有许多仁人志士在上海进行过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某班级《采风》编辑部以此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请你为该报撰文,简介一位有影响的人物(包括姓名、主要事迹和简要评价,限30字内)。 6.(2001年上海高考题)日本文部省在审定历史教科书问题上所采取的错误态度,多次激起亚洲人民的不满。最近,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又扬言要参拜靖国神社,更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警觉。在近代历史上,日本曾经吞并 ,侵略中国,占领东南亚地区。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在我国东北制造了两起重大事件,即制造 和建立 。 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文部省在审定“教科书”问题上的态度和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实质是 ,因而激起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日本政府的上述行径有悖于当今世界 与 两大主题。 [答案] 1.B 2.C 3.D 4.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如答《兴国土地法》、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等亦可)。 5.如: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其他历史人物如周恩来、谢晋元、蔡廷锴、陈毅等)。 6.朝鲜或琉球、“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否认日本侵略历史、和平、发展。 基础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进行的。据此回答1—2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C.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建立 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中共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的政策有 ①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政权 ②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③大生产运动 ④精兵简政 ⑤整风运动 A,①③ B.②⑤ C.①② D.②④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长期并存,是中国抗战与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一个明显区别。据此回答3~5题。 3.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4.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平型关大捷 5.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洛川会议决定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其原因不包括 A.日本帝国主义是军事强国 B.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C.八路军、新四军人数少、装备差 D.英美的绥靖政策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执行不同的抗战路线。据此回答6~7题。 6.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A.要不要抗日 B.依靠哪些力量抗日 C.采取哪些方法抗日 D.在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抗日 7.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讲话:“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迫不得已的办法……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以和平外交方式,求得卢事的解决。”下列表述对这段话表明的问题不正确的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