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和法国外长白里安共同获得1926年诺贝尔和平奖,与之相关的条约是 A.国联盟约 B.《慕尼黑协定》 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 18.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这段话表明美国对外力图 A.维护世界和平 B.称霸世界 C.遏制社会主义 D.控制欧洲 19.杜鲁门曾说,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都属于“冷战”政策的内容 B.都以经济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 20.日本狂热分子把台海战事纳入“周边事态”加以对待,实际上早在国际公约中明确日本必须归还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最早的条约是 A.《雅尔塔协定》 B.《德黑兰协定》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第Ⅱ卷 (70分) 二、非选择题(21题9分,22—24题每题15分,25题6分,26题10分,共70分) 21.(9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 (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 (3)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与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1)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 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2)……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3)……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3分)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两个改革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的不同对雅典和秦国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6分) 22.(15分)下列材料是当代中国历史学家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 【材料一】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 ——雷颐 【材料二】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战略。——萧功秦 【材料三】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请回答:(1)依据材料,指出三位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不同视角。(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史实说明上述三个观点。(6分) (3)依据材料,你认为上述观点有怎样的现实意义?(3分) 23.(15分)阅读下列材料: 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本国人民谋取: (一)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 (二)任何专利或优越权利,可剥夺他国人民在华从事正当商务实业之权利;或他国人民与中国政府或任何地方官共同从事于任何公共企业之权利,抑或因其范围之扩张,期限之久长,地域之广阔,致有破坏机会均等原则实行者。 ──《九国公约》 请回答: (1)条约中“机会均等”对所有缔约国都是平等的吗?为什么?(4分) (2)该条约主要调整的是哪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2分)为什么这一矛盾需要调整?(4分)结合条约内容和史实说明这一矛盾是如何调整的?(5分) 24.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众议院集会于国会,决议如下……任何时候,总统发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外国中间,有战争状态存在,总统立即将该事实予以宣布,宣布以后凡以军械、军火、或战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输出、图谋输出、或主使输出,而运至公告所列举之任何一个交战国,或运至中立国以备转运之任何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供该交战国利用之中立国者,均为违法。 ——《永久中立法》(美国国会1937年4月29日通过) 【材料二】总统的首要任务,还是废除中立法禁运条款。1939年9月21日,他请求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力争废除此条款。他的论点仍是维持美国中立,因为他持有当时流行的看法:只要英法获得武器,它们就能打败德国……国会经过一个月争论后通过,总统于1939年11月14日签署。 ——A•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