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还是习作课?
当听课的老师们从礼堂中走出来时,许多人是怀着敬重和佩服的心情的。这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课,是一堂音乐与习作紧密结合的课。而且,很明显这堂课只是一系列活动中的一个项目,前前后后,学生可以有许多的习作机会,空间很大。有些老师还来不及消化和领悟,但已经为学生给莫扎特音乐配词和歌唱的行为所震动。 请允许抄录两首孩子们在课堂上当场为原名为《小星星变奏曲》的曲子新编的词。 《小星星》 我邀星星来做客,看看我们美丽的家。 一天一天在变化,一年一年新气象。 星星看了眼睛眨,要和我们做伙伴。 《幸福的家》 爸爸是树妈妈是花,蜜蜂是我蝴蝶是她。 小小花园一个家,阳光下面来玩耍。 你我翅膀合一起,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全班所有的同学都参与了编写新词,每一位编了新词的学生,都在钢琴的伴奏声中,唱响了自己的歌。应该说,作词本身就是一次习作活动,学生在作词过程中有许多新鲜的感受,在同学们面前,唱出了自己写的歌词,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神奇感觉。但这并非是活动的全部,学生还要把此番为曲写词的经历写下来,做一个记叙文习作练习,进一步拓宽习作渠道,丰富习作内容。 有一位名叫汤嘉瑶的小朋友,用《我把手举到了老师的鼻子底下》的小文章,大致还原了那堂作词课的情形: 走在路上,我回味起今天下午的一堂语文课。“淅沥淅沥下雨了,花儿草儿放声唱。柳树甩着长辮子,燕子喳喳飞回家。淅沥淅沥下雨了,真是好雨知时节!”这是我今天在课上为莫扎特的乐曲编写的歌词。 在课上,当俞老师让我们听着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时,我就感觉到了这首曲子的欢快活泼。我的脑海中想到了这样的画面:春天来了,春雨绵绵地下着,杨柳青了,草地绿了。屋檐下,燕子轻轻唱起了歌。我也像燕子一样,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我按照自己的想象,在音符下,对应着写词。没过一会儿,我的作品完成了,我还为它取了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春雨》。作品出炉了,我迫不及待地要和老师、同学们分享。于是,我把手举到了老师的鼻子底下,终于如愿以偿地唱起了我的歌。我再一次沉醉在我的作品里,老师夸我是个小小词作家,不过老师给我纠正了一个错别字:淅沥的沥,要加上三点水。 我认真地点了点头,嘿,真是美中不足啊! 嘉瑶小朋友写出了自己在这堂词作课上的独特经历,是非常有个性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跟着小作者的文章,我们可以想见词作课的大致进程,感受到学生在这堂课上情绪的饱满与热忱。 有老师们议论说,孩子和成人在感触、灵感这些方面的表现是非常相似的。小朋友的体验让人想起大词作家乔羽先生,他在窗前用功时,飞进一只蝴蝶,灵感一下子激发出来,写出了《思念》:“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如果学生的此番体验,让乔羽先生知道了,他老人家也一定会感同身受吧。 只要我们当老师的教学思路突破几道樊篱,找到能让学生的知、情、意自然地融合在一起释放的契机,创造出新颖的教学手段,习作对孩子们来说不再是一件苦事、难事、烦恼事。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才情得到意外发挥,自己在一堂课上的经历是那么珍贵的写作材料,必然努力倾吐而后快。此时动笔写作,一定会是“下笔如有神”的。 回忆整个实验过程 以上所记,是曾经有过一次音乐课与四年级习作课完整结合的实验,实验者是徐汇区汇师小学的俞薇薇老师。俞老师是个有理想肯实践,愿意下功夫的人。回忆起这个实验,俞老师至今意犹未尽,俞老师说,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表现岀许多老师平时看不见的特点,学生得到了始料未及的长进,老师本人也收获了不少新的体验、新的感受、新的方法。 相关知识融会贯通 当时俞老师所带的班级, 孩子们平时就喜欢唱唱跳跳,有不少孩子课外学习各种乐器,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和素养。将音乐带进习作的课堂是完全有可能的。据了解,老师们想把这件好事做成一个系列,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既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上的成长,同时也让教师积累些指导习作的经验。 老师们抓住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音乐家莫扎特诞辰250周年这一契机,满腔热情地将这位神童出身的音乐名人介绍给孩子们。 要走近莫扎特,就要读有关的书籍,听合适的乐曲。俞老师利用寒假,不但要求孩子们读有关莫扎特的故事,自己也做了大量的案头与走访工作。她去图书馆找了不同版本的莫扎特传记来“恶补”,并把发现的小故事传送给学生,帮助学生阅读。 后来有学生在《俞老师,睡个好觉》的文章中写道:俞老师从厚厚的几本书中提炼出莫扎特的精彩故事给我们分享。她还走访了精通音乐的家长,向他们请教与莫扎特有关的音乐知识和相关文化。俞老师的实验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支持。于漪老师多次强调,师生之间是一杯水和一桶水之间的关系。而这样的实验,正是老师自我“添水”的机会。 此后,系列活动正式展示在大家面前。它们包括以下几部分。 - 两堂故事课 学生们将寒假中分散阅读的莫扎特小故事,挑喜读的背诵出来后,讲给大家听,并且几乎是全员参与。 - 几堂填词课 老师利用课间午后,在教室里一直放着莫扎特的音乐,其中的《小星星协奏曲》、《土耳其进行曲》、《幻想曲》、《摇篮曲》等好多较为短小的曲子,让学生们熟悉且能哼唱,然后再上填词课。 - 记叙文习作指导和评论课 这堂课上充分地让学生讨论,哪些经历是不可多得,是值得记录下来的。学生的习作也是别开生面的。比如,有一位学生对《土耳其进行曲》曲名的来历发生了疑问,刨根问底后了解到了当时欧洲乐坛的流行风气。这些文章确实是很出乎参与实验的老师们的意料。 俞老师和同事们的辛苦,打开了通向音乐与习作结合的通道,满园春色,丰姿多彩。(朱丽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