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 (1)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分析马歇尔计划的特点是什么?(6分) (2)结合材料三分析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和作用分别是什么?(6分) 26.(14分)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相关的历史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时不可或缺的工具。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片和图示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D 太尉 A B C 图一 秦朝中央机构 图二 唐朝中央机构 图三 明朝中央机构 图四 清朝军机处内景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一、二中字母所代表的历史含义。 (2)图三揭示了明朝中央集权制度怎样的变化? (3)从图一到图四,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它们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基本特征? (4)基于上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分别概括历史图片和图示在学习、探究历史中的作用。 27.(11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 图一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图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主要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图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具有什么相同点?本质上又有什么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雅典的民主政治与图二有什么渊源关系?图二中的国会类似于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哪个权力机构? 28.(11分)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日本战败的真正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们意见不一。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八路军参战是决定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 看来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但是有两个不变和压到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的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及美国的15%……但是美国人—--这是第二个决定性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米歇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我们所想到的是日本人以武士道的精神,拼命抵抗,到死方休……要一个人一个人地消灭日本人的抵抗,要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地征服那个国家,很可能要丧失100万美国人和50万英国人的生命。 ----- 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三 广岛早上9点14分还是生机勃勃拥有三十四万四千人口,到了9时14分就损失了六万零一百七十五人,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四平方英里的城市文明,化为乌有……8月9日又再干一次,又毁灭了第二目标城市(长崎)的三万五千人。 -----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回答:(1)概括材料中关于战胜日本决定性因素的观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结合史实评析你所列的观点。 贵州省清华实验学校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DBBD 6-10 BDCAC 11-15 CCDCD 16-20 CBCCB 21-24 BCDD 二、非选择题 25. (1)特点:①明显的反苏反共色。②以经济援助形式出现,带有政治目的。③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秩序。 (2)目的:为了巩固其在西欧的统治,遏制苏联。作用:①政治上控制西欧。②经济上迫使西欧向美国开放。③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秩序。 26.(1)A.丞相 B.御史大夫 C.尚书省 D.中书省 (2)废除丞相,六部直属于皇帝。 (3)专制皇权不断加强趋势。权力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4)图片:创设历史情景;再现历史;体验历史。 图示:理清线索,构建知识结构;形象、直观地展示历史知识。 27.(1)表现:①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②公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③能力是担任公职的先决条件;④国家事务充分讨论,民主决策。 (2)相同点:都体现出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不同点:图一是分割相权以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图二是三权分立以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渊源关系:雅典民主政治为美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参考。 类似机构:五百人议事会。 28.(1)战略轰炸;美国海军的优势;苏联红军的对日作战;多种因素的综合;日本经济上的弱点;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美国投放原子弹。 (2)日本战败是世界多股反法西斯力量综合的结果,是决定性因素。美、苏、中的力量或步都只是综合力量的因素之一。美国力量决定论忽视了中、苏力量的重要作用;苏联力量决定论同样忽视了中、美力量的重要作用,都是不全面的。至于美国投放原子弹决定论则更为荒谬,投放原子弹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但其目的是为了减少美国人员的伤亡,其结果是使许多日本平民成为原子弹的无辜受害者,是不人道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