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 2010-3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在每小题判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希特勒打出民族主义旗号而获得群众广泛的支持,主要原因是 ( ) A.人民渴望德意志统一 B.德国经济十分困难 C.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 D.德国日益走向强大 2.在世界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 ) A.受到经济危机严重冲击 B.法西斯势力的与日俱增 C.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3.法西斯势力上台后,英国面对挑战一心推行绥靖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 A.争取时间以壮大军事力量 B.挑动法西斯进攻苏联 C.稳定局势维护既得利益 D.缓和与法西斯的矛盾 4.下列事件与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发生于同一年的是 ( ) A.德国宣布退出国联 B.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C.希特勒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 D.共产国际召开“七大”调整政策 5.以下有关《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英法绥靖政策相同点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 A.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B.都具有中立自保的性质 C.其结果都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D.都具有对外扩张的特点 6.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主要取决于( ) A.国家统一的需要B.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D.政令统一的需要 7.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突出反映在 ( ) ①中央决策的民主化 ②任人唯贤的原则得以贯彻 ③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相互制约,提高了行政效率 ④使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 )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9.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体。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强调了自然环境对政治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由地理环境决定 10.为鼓励和保证所有公民特别是低级公民参政,以下是雅典采取的措施是 ( ) A.召开公民大会 B.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C.为任职或参政的公民发工资 D.根本无此类措施 11.排列以下雅典民主进程中事件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①按地域划分部落 ②按财产的多寡划分等级 ③发放观剧津贴 A. ①②③B.③②①C. ②①③D. ③①② 12.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它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根本上适应了( ) A.维护平民利益的需要B.维系帝国统治的需要 C.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D.外来移民的需要 13.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 ) A.进行调解 B.宣布“休妻”无效 C.要求男子赔偿 D.干脆不予理睬 14.罗马法“最为持久的征服”的具体表现是 ( ) A.确立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B.由公民法到万民法,首创国际法的概念 C.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如“天赋人权”、“权利平等” D.编定了《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善 15.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 ( ) A.英国颁布《大宪章》后 B.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 C.工业革命后 D.1689年《权利方案》通过后 16.英国首相的权力不包括 ( ) A.任免各部部长 B.主持内阁会议 C.左右王位继承 D.决定重大政策 人类历史上至今有两次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据此回答17-24题 17.二战前,首先被德国吞并的国家是: ( ) A.西班牙 B.奥地利 C.波兰 D.捷克 18.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 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及其扩张 C.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D.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需要 19.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害,使这两次世界大战得以发生的因素是:( ) ①少数大国争夺世界霸权 ②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发生变化 ③军国主义政策的推行 ④由于科技进步,制造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现代交通运输工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远的历史意义是:( ) A.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 B.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 C.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 D.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2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 A.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与苏联对日宣战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D.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 22.下列战役不具备转折意义的是: (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中途岛战役 C.莫斯科战役 D.阿拉曼战役 23.对战后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会议是: (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波茨坦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4.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 ) A. 30年 B. 40年 C. 50年 D. 60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8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8分。) 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美国政府将来给予的任何援助应该是根治疾病的药品,而不是暂时止痛的镇痛剂。任何愿意协助完成恢复工作的政府都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帮助。 ——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与杜鲁门主义相比,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计划”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因此,“各国共产党如果反对这个计划,就无异站到赞成饥饿、贫困、自暴自弃和混乱的地位上去了”。可以说,马歇尔计划是一种隐蔽精巧的杜鲁门主义。. 材料三 马歇尔计划使美国得到的好处是,在政治上控制了西欧,在经济上向西欧输出了大量商品。而且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迫使欧洲国家及其殖民地都以对待本国居民的同等条件向美国投资者开放。这样,美国统治当局似乎找到了一条途径,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一箭双雕,成了真正的受益者。 ——摘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