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二次阶段考试练习题(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40、随着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的蔓延,中医热再度兴起。下列中医著作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战国问世、西汉编定—《黄帝内经》—奠定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B、东汉—《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C、唐朝—《唐本草》—世界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D、宋朝—《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41题 14分,第42题 13分,第33题13 分,共40分)
    41、(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摘自《论语》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不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入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是故明君制民之产,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摘自《孟子》
    材料三: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有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思想。(2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思想。(2分)
    (3)材料一与材料二体现的思想有何关系。(2分)
    (4)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孔孟思想在唐朝贞观年间有何具体体现。(8分)
    42、(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始皇)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邪径而托足焉。 —《汉书》
    材料二 : 秦朝陆上主要交通图 材料三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秦朝对中国古代交通事业所作的主要贡献,(1分)分析此贡献在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3分)
    (2) 据材料三概括唐朝时期我国交通事业的主要特点,(3分)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从秦朝到唐朝交通的发展趋势。(2分)
    43、(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德(唐高祖年号)七年,始定律令。以度之制……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
    ──摘自《旧唐书?食货志》
    材料二:凡赋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丝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新唐书》
    材料三:(……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年龄差异),以贫富为差……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自是……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人口)不造而得其虚实,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轻重之权,始归朝廷。──《新唐书?杨炎传》
    材料四: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初,府兵之制,居无事时耕于野……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新唐书?兵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唐初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各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三回答:当时的赋税制度是什么?(1分)这种赋税制度的特点怎样?(2分)
    (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征税标准有什么变化?(1分)这个变化在生产关系方面有什么表现?(2分)
    (4)材料四反映了唐朝什么制度?(1分)材料一和材料四所体现的制度之间有什么联系?(1分)试述材料四中这种制度在唐朝演变过程。(3分)
    历史答案:
    选择题:
    CCACA CABCC ADACD BDBDA ADCAB DDDBA DBAAD ACAAD
    41.(14分)
    (1)主张“德政”,反对暴政。(2分)
    (2)“民本”“仁政”思想。(2分)
    (3)孟子“仁政”思想是孔子“德政”思想的具体化和发展。(2分)
    (4)继承并发展“民本”思想;实行均田制,给老百姓一定的土地;实行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和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唐太宗善于纳谏,统治较为清明。(8分)
    42、(1)贡献:修筑驰道(1分)作用:便利交通往来;(1分)促进经济文化交流(1分);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1分)
    (2)特点:对外交通发达,陆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1分);陆路、海路并举(1分);形成几个交通中心。(1分)
    原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空前繁荣;文化辉煌灿烂、世界领先;长安、洛阳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等;对前代交通外交的继承、发展。(任答四点得4分)
    (3)趋势:从陆路为主到水路、陆路并重;从国内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到沟通中外的交通网络形成。(2分)
    43、(本题共14分)
    (1)唐初的土地制度是均田制(1分),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1分)
    (2)两税法;(1分)特点:以资产和土地多少作为纳税标准,以资产取代人丁税(2分);
    (3)从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改为按资产征税;(1分)
    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2分)
    (4)府兵制;(1分)
    关系:均田制是府兵制的基础。(1分)
    演变: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府兵制;武则天时均田制破坏,府兵制失去基础;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被募兵制所代替。(3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