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我们了解和研究夏朝的社会状况,不能借助下列哪个材料 A、《史记》 B、夏朝古遗址和墓碑的考古发掘 C、《考工记》 D、当时的青铜兵器、玉器等器物 2、孔子曰:“汤武革命,顺乎天应乎人”。其依据是商汤和周武王 A、建立了新的朝代 B、都是有作为的君主 C、讨伐暴政,顺应民心 D、发动了诸侯间的争霸战争 3、下列制度,曾在西周时期推行的是 ①井田制 ②分封制 ③察举制 ④编户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地点或事件,其发生在黄河流域的是 A、芍陂 B、灵渠 C、《长平之战》D、《吴越争霸》 5、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产生的影响是 ①它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解放②它宣告了农业文明时代的到来 ③它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④它推动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道德经》 7、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8、“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 9、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捆好书绳的简策的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从右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 ②秦朝实行分封制 ③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④秦朝廷尉 由丞相直接任免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 D、③④ 10、两汉主要推行察举制度来选拔人才,这一制度推行的直接原因是 A、门第是当时人们共同的评价标准 B、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的迫切需要 C、社会的发展需要得到各种人才D、统治者利用这一选拔制度树立形象 11、下列关于西汉时期刺史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B、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而产生 C、皇权加强的表现 D、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是其主要的职责 12、汉朝重视西北边疆的稳固,其主要措施有 ①帮助西域政权抵御匈奴威胁②设立西域都护进行有效管辖 ③保护商旅和维护商路的通畅④发展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 13、我国造纸术外传地区的先后顺序是 ①朝鲜 ②日本 ③阿拉伯 ④欧洲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 14、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表现的是 A、吴、蜀的丝织业闻名全国 B、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C、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 D、青瓷制作技术日臻成熟 15、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六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B、寺院经济衰落 C、城市中出现了柜坊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16、下面是一张《南朝时青釉莲花瓣带托碗》图片,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它制作精细,不是国内所产 B、它属于青瓷,因此产地是在南方 C、它属于青瓷,因此产地是在北方 D、它属于白瓷,因为它的产地在南方 1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技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不少领先世界的成就,其原因包括 ①北方经济的恢复和江南经济的开发②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完成③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④建立在领先世界的秦汉文化的基础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下列领先世界的古代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世界上最早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 ②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太阳黑子的记录 ③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出现 ④对月食作出最早的科学解释 ⑤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④③②⑤ D、③①②④⑤ 19、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封建迷信盛行,于是一位唯物思想家说道:“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无也。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请问说这段话的伟大思想家是 A、张衡 B、荀子 C、王充 D、范缜 20、隋朝兴修的大运河与黄河相连接的河段是 ①永济渠 ②通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1、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下列关于该制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 ②形成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 ③有利于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④三省六部一直被后世历朝沿袭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22、“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