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41、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其主要原因是 A.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C.完成了对中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提出改革开放伟大战略,引起中国社会的巨变 42.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3.图7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4.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45、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6.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新的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①旗袍 ②中山装 ③京剧 ④里弄住宅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7.民国初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这一政策 A.说明政府关心人们 B.体现民主共和精神 C.跪拜、作揖礼节不受欢迎 D.鞠躬、握手等礼节受追捧 48.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49.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50. 1909年,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的事件是 A.淞沪铁路建成 B.唐胥铁路通车 C.同蒲铁路通车 D.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通车 二、非选择题 51.(18分) 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茶叶产于我国南方。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1)阅读材料,概括其中反映的有关茶的发展史实。(4分)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茶业发展的经济条件。(4分) 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者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3分) 材料三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