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皇权至上 ②尚未形成权利的高度集中 ③神权与王权结合 ④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右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 A.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的青铜酒器 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C.青铜制造业注重生活化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 3.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初税亩”的实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私有制合法化 D.奴隶制度的崩溃 4.商鞅变法中的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nu:妻儿)。”这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打击没落奴隶主的势力 C.实现秦国富国强兵 D.巩固的发展土地私有制 5.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6、右图是一幅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7.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触动了官僚地主的土地 B.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促进了北魏社会封建化的进程 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景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9、陶瓷制造业是中国最古老的手工行业之一。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商周时已出现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②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③魏晋南北朝能制白瓷,是制瓷业的重大突破,为后来彩瓷开辟了道路 ④元代能制造青花瓷,进入彩瓷时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唐太宗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基于这样的认识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仁义为本,制定唐律 D.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11.唐代以后,中国农具取得重大突破的改革是 A.曲辕犁的发明 B.铁锄的使用 C.筒车的发明 D.翻车的发明 12.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不包括 A.青苗法 B.免役法 C.保甲法 D.方田均税法 13.温家宝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用了一位理学家的话:“为天地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段话 A.否定了传统的儒学 B.阐明了理学的纲常伦理 C.说明理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创立了心学 14、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15.元朝上承天子、下总百司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尚书省 B.宣政院 C.枢密院 D.中书省 16、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D.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17、康熙帝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 ①平定“三藩”之乱 ②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 ③废除科举制 ④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18、下列经世致用的思想中,最能体17、18世纪发展潮流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工商皆本 19、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重视 B.工匠手艺高 C.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的需求 20、南宋时期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活动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21.明清时期市民文学蓬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古典文学已经走进穷途末路 B.城市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 D.一批杰出文学家的涌现 22、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A.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B.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C.王帧《农书》 D.李贽《焚书》 23、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之一,它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体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语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