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8分)(1)民权主义。(3分)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政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分) (2)变化: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4分) 原因:孙中山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4分) (3)共同点: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都是党和人民在实践基础上集体智慧的结 晶;都讲求实事求是。(6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变化: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写进党章。(3分)认识:党章的修改反映了党与时俱进的进步性。(3分) (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37.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 ——摘自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关于中国共产党诞辰二十八周年的纪念邮票 材料三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原因。并指出三民主义的核心,分析其历史影响(5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提出的原因及影响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原因可以从国情:鸦片战争后各种变法救国主张的失败;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归纳。第二问核心主张是指民权主义。第三问影响可以从政治实践成果:手段:民主革命、建国:建立中华民国;立法:指导颁布了《临时约法》加以归纳。 答案:原因:鸦片战争后各种变法救国主张的失败;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2分)。 核心:民权主义(1分) 影响: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中华民国,指导颁布了《临时约法》(答出任意2点得2分)(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理论建设的主要贡献(3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理论建设的主要贡献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立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考虑。理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答案:革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分)。 理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1分)。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重大理论成果?这一理论的精髓是什么?(3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及精髓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成果: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二问: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答案:成果: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分)。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分)。 (4)结合上述内容,请你就这三大理论成果的核心作用写出主题词(3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归纳理解能力。此题是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孙中山可以从思想:三民主义——救国;毛泽东思想——建国;邓小平理论——富国,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答案:三民主义——救国(1分)。 毛泽东思想——建国(1分) 邓小平理论——富国(1分) (广东江门市2011届调研)39.(22分)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孙中山手书 图1 图2 材料三: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4分)变法活动实践后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2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戊戌变法运动的历史背景和积极影响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可以从外部因素: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战争结果:甲午战败;民族矛盾:中国民族危机加深;面临命运:被瓜分的命运直接概括。第二问可以从思想解放、民族意识觉醒加以概括。 答案:历史背景: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被瓜分的命运。(4分,每点1分) 积极影响:激发了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2分) (2)材料二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二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2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分别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6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民主革命纲领发展历程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世界潮流可以从政治民主化:民主共和;经济工业化:资本主义发展归纳。第二问重要思想根据材料二图示2和20世纪初的提示应该理解为旧三民主义思想。第三问历史作用可以从两方面:旧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的发生,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作答即可。 答案:世界潮流: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2分) 重要思想:三民主义(或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历史作用: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3分) 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3分)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2分)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概括第一问应该是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二问核心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答案: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分) 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的理解。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直接概括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继承与发展)即可。 答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