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文化思想主张的理解。根据材料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可以从政治:实行维新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文化:废八股、倡西学、变革教育制度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二问可以结合民族资本主义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封建思想;政治专制: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异常顽固加以分析。 答案:实行维新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废八股、倡西学、变革教育制度。(答出2点即可,共2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及封建思想、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异常顽固。(2分) 材料三 执信中学(上图3)是1920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一所中学,以纪念在虎门不幸牺牲的杰出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在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先生要求: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 (3)材料三孙中山所说的“自由、民主、均富”理念指的是孙中山的什么思想?(1分)当时同文馆等新式学堂的设立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直接归纳为:三民主义。第二问可以从有利于传播西学;促进教育制度改革;培养人才等方面加以概括。 答案:三民主义。(1分)意义:促进西学广泛传播,促进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答出2点即可,共2分) (4)以上三则材料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变迁,这种变迁集中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2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变迁实质的理解。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答案:近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变迁是中国思想文化逐步走向近代化的时代缩影和历史见证。(2分)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浙江省新高考研究联盟2011届联考)10、 以下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人物有 ( ) ①魏源 ②康有为 ③孙中山 ④张謇 ⑤毛泽东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 解析:D 魏源向西方学习只停留在器物层次,张謇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都未涉及政治制度,故①④不正确。康有为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孙中山 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毛泽东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因此D正确。 (湖南四市九校2011届联考)7、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 A. 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 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 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 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7.C 本题考查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解题时,必须弄清楚题干中的时间要求,20世纪头20年是指1901到1920年,因此“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是指19世纪末到1920年。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是在1927年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因此C错误。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一.伟大的转折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1届联考)20.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阐发了 ①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②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③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 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解析】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时期。1992年初邓小平乘车南下,在视察途中,邓小平就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做了深刻阐发。他强调判断实践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南方谈话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据此本题第①项说法不符合实际,选②③④项,B项。 (湖南四市九校2011届联考)28、 (14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由于在外交活动中语言文字方面存在障碍,加之《天津条约》规定中外条约均由英文书写,并以外文为准。这就迫使清政府作出了开办外国语学堂的决定。 材料二 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材一律禁用。在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清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 有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 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 ──南京临时政府颁《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