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三 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借用儒家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亡灵,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孔子和儒家学说进行了猛烈的攻击,树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 材料四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并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开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类型?目的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革命派在教育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2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资产阶级对孔子和儒家学说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进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所开创的两条成功的道路。(2分) (5)依据以上材料,试分析中国近代教育和思想发展的历史意义。(4分) 28、(1)类型:翻译类、军事类和实用技术类。目的:适应外交发展和洋务运动的需要。(2分) (2)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国宗旨,禁止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2分)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北洋军阀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4分) (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分) (5)培养了大批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知识分子;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4分)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32.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十一大”(1977年)至“十五大”(1997年)五个报告中的关键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三步走”和“基本路线”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解析:B。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主要内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毛主席”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应该是在1977年十一大上,因为仍然处于徘徊时期;“改革”、“对外开放”被第一次提及跟1982年十二大邓小平提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关;“三步走”和“基本路线”是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正式提出;“市场经济”是在1992年十四大上确定为主要目标;。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安徽省百校论坛2011届第三次联考)36.(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 材料二 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四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讲话 材料五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哪一项内容?(3分)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了哪一部宪法?(2分)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3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思想和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6分)材料五与材料三、四相比有何变化?(3分)综合材料三、四、五,谈谈你对党章修改的认识。(3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有关知识点,需有较好掌握。第1问根据所学来回答,稍简单。根据材料一中“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等信息,可以了解到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宪法确立的资产阶级政体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第2问材料二是孙中山先生的《遗嘱》,根据材料及所学,孙中山晚年的思想和政策的变化主要指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促使这些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孙中山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第3问根据所学结合材料,概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都是党和人民在实践基础上集体智慧的结晶;都讲求实事求是。材料五十六大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党的指导思想,与材料三、四相比,变化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写进党章。综合三则材料,可以了解到随着时间变化、历史发展,对党章修改的认识反映了我党与时俱进的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