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题 人性的启蒙 1、文艺复兴初期的主要成就 (1)人文主义的表现形式是从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 开始的。 (2)文艺复兴前“三杰”:意大利的 、 和 。 (3)《十日谈》: 的代表作,是欧洲文学第一次用 笔法描写社会生活画面的作品,再次提出了 的思想,它与但丁的 并列,被称为 。 2、文艺复兴的发展: (1)文艺复兴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逐渐从质朴走向 。 (2)代表:英国戏剧家 ,其作品刻画复杂人类内心,提升了 的高尚与尊严。其代表作是 等。 补充: 意大 利代表人物 代表作 但丁《神曲》 彼特拉克《歌集》 “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十日谈》 乔托欧洲绘画之父 达•芬奇《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奇罗《大卫》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国家代表人物代表作 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法国拉伯雷《巨人传》 德意志伊拉斯谟《愚人颂》 西班牙《愚人颂》《堂吉诃德》 3、影响:思想上——冲破了神学的束缚,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 精神上——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发展开辟了道路 艺术上——创造了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 自然科学上——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第三框题 与上帝的直接对话 宗教改革运动:(中心:德国) (2)背景:(为什么最先发生在德意志?) 德意志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本原因),天主教会成为障碍; 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状态,德意志与罗马教皇的矛盾突出; 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直接原因); 文艺复兴的推动作用。 (2)兴起:开始标志——马丁.路德发表 路德的主张:A 人的灵魂得救要靠自己的 B 人人有权读《圣经》,人人都可以和上帝 C 《圣经》的目的是为了宣布基督徒是 的,它代表着 ,代表思想自由。 (3)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斗争 (4)历史意义: A 创立了新的基督教分支—— 。 新教和旧教的区别:神职人员用 代替拉丁文主持教堂礼拜;抛弃了旧的教会制度; 废除了 制度,坚持教士有结婚的权利;简化了 ;否定了 思想。 B 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 ,使西欧人从长期的 统治中解放出来,为 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相同点:①背景——都是发生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时代; ②性质——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 ③矛头——天主教会 ④内容——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的解放。 不同点:①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是以新教代替天主教会。 ②文艺复兴是在借助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张扬人文主义,宗教改革是借助原有的宗教,重新解释宗教规则。 ③文艺复兴涉及上流社会,是贵族运动,宗教改革是民众运动,包括广大人民群众。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课后巩固] 1、欧洲文艺复兴出现的经济因素 A宗教改革的发生 B意大利的文化遗产 C资本主义萌芽 D新航路的开辟 2、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开始于 A意大利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3、文艺复兴运动的正确含义是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资产阶级文学艺术运动 C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D反对宗教的革命运动 4、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将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它没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 B它把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D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 5、人文主义的内容不包括 A肯定人的价值 B提倡现世生活的享乐 C反对蒙昧主义 D号召消灭专制王权 6、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出现的“三杰”不包括 A但丁 B彼特拉克 C薄伽丘 D达•芬奇 7、与但丁的《神曲》并列,被称为《人曲》的是 A《圣经 》 B《九十五条论纲》 C《十日谈》 D《哈姆雷特》 8、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C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9、西欧宗教改革的意义包括 ①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有利于西欧人从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 ③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④彻底消除了宗教对西欧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