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5)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苏格拉底贬低感性认识,提高理性认识;主张不能轻信感官,要用心灵的眼睛寻求存在的真理。苏格拉底自称为知识的“接生婆”。苏格拉底在与人讨论各种问题时,谈话时双方一问一答,苏格拉底佯装自己一无所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从而促其积极思索,然后再利用各种有关事物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学生一步步地接近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通过揭示讨论对象自身的矛盾,使对方逐渐修正各自的意见,从而导致出逼近“真理”的认识。这种所谓的“接生术”是一种归纳法,即通过归纳形成普遍概念。这种通过归纳下定义的方法,在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发展史上有着极大的贡献。
    苏格拉底是辩证法的发明者和运用辩证法解决哲学问题的大师。他的辩证法思想,影响到柏拉图、黑格尔、马克思,尤其是列宁,以至影响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念。苏格拉底开拓了从感性世界向理性世界的前进之路,对此,无人否认这是西方文化性格的奠基性工作。
    苏格拉底一生无著述流传下来,只是讲述,他的思想是由其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记载下来的。此外,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也有零星记载。苏格拉底本人的传世之作只有《阿波罗领》和根据伊索寓言改编的几段小诗。
    苏格拉底的学生中有柏拉图,他建立了影响后世深远的思想体系。另外一些学生与当时流行的其他学说相融合,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学派,如墨加拉人埃于克列伊德斯建立了墨加拉学派,这个学派一直存在到公元前二世纪上半叶。犬儒学派的创始人安提斯特涅斯也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著述丰富,影响深远。昔勒尼学派的创建者阿里斯提波斯也曾拜苏格拉底为师。
    思想家对后世的影响,一是取决于其思想的深度和所达到的理论高度;一是决定于其崇高的人格力量,感召后世,为千古垂范。苏格拉底在这二者上,可以说都是无与伦比,为他人所难以企及的。在希腊哲学史上,苏格拉底是由智者派时期转化到体系化时期的核心人物,是希腊哲学发展的纪元性人物。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后来的哲学史家以他为界在欧洲哲学史中划出了一个“前苏格拉底时期”。
    3、关于孔子与苏格拉底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多少类似之处。第一、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我国周元王七年),正是中国孔子死后十年的光景,两人活的岁数几乎相同,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即公元前479年);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周安王三年),七十岁的时候被迫服毒而死。第二、他们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据说孔子名丘,因为他生来就有一个高耸突出的前额而得名,这一个不大相称的面庞,谈不上英俊和潇洒;至于苏格拉底的相貌,据威尔杜兰在其所著《西洋哲学史话》里的记载,说他有光秃秃的头,大大的圆脸,深陷的眼眶,宽阔而朝天的鼻子,活像一个挑夫。有的书上更说他有一个便便的大腹,如此这般的一幅古怪相,再配上蹒跚的脚步,自然是够难看的了。
    第三、他们生的时代也很相似。孔子适在周室衰微的春秋时代,五霸跋扈,诸侯兼并,动乱频仍,民不聊生,他寝不安席,栖栖遑遑,周游列国,思所以行其道。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当时的希腊半岛,也是城邦纷立的时代,较强的是雅典和斯巴达,如果没有外侮的入侵,各城邦间的纷争总是接连不断。第四、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孔子那种忧道不忧贫的精神,和正人心辟邪说的毅力,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苏格拉底在世时,经常批评政治,攻击诡辩学派,那种至死不屈的精神,同样深为世人所景仰。孔子的“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苏格拉底终日苦口婆心教导雅典青年的热忱,都不愧是古今教师的楷模!第五、他们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异同处:
    相同处: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不同处: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4、关于苏格拉底教学法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苏格拉底又追问:“假如你的儿子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学生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学生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
    “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