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从水而来,是水的变形,万物都又复 归于水。水包围着大地,大地在水上漂浮,不断从水中吸取他所需要的营养。 材料二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 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三 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他主张人不应该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要“认识你自己”,就应该承认自己的无知,并努力寻求知识,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善。 请回答 (1)泰勒斯提出的观点的意义是什么? (2)同泰勒斯相比智者学派的研究方向有何变化?应怎样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 (3)在哲学思想上,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相比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①冲破宗教神话对世界的解释。 ②哲学研究的重点由认识自然转变为认识社会和人生,进一步冲破宗教神话。但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否认世间的客观评判标准的存在,具有局限性。 ③苏格垃底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但在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这方面,他与智者是一致的。 资料选编: 1、关于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用自然的秉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候开始学习。”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佚事 起初,普罗泰戈拉默默无闻。后来他流浪到雅典,埋头沉思了几年,然后,冲出门对人们大喊:“人是万物的尺度。你们与其把时间耗在争论真理上,不如用来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正巧啊,那会儿雅典的老百姓正为战争造成的缺吃少穿愁苦着。而老普的实用主义,恰对众人的心思。人既然是万物的尺度了,那么,咱就不管是非曲直,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因此,老普一炮走红,四面八方的小青年们,纷纷揣着银子投奔到老普门下求学。老普开始职业教师的生涯. 2、苏格拉底的相关介绍 国 籍:古希腊 生卒年:公元前469~前399年出生地:希腊雅典阿洛佩凯村 爱 好:天文 历史评价;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一生成就: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将集中于对物质环境与自然现象的理论探究转入了对人生事物、道德问题及人伦问题研究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既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也不愧为古希腊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勇敢的社会改革家。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事物的生存和毁灭都是神特意安排的;而研究自然就会冒犯神。既然自然界不能成为哲学的对象,就应当集中精力研究伦理道德问题。苏格拉底宣称,世界万物都是神按照自己的目的创造的,所以万事万物才各有自己的用处。神全视、全听,无处不在,指挥一切,管理一切。人的一切都是神安排的。因此,他劝导人们敬神。所以,苏格拉底最关心的是: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美德,它和知识的关系如何,以及怎样才能获得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研究哲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认识普遍真理,培养道德,引导人们去过道德的生活。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思想来自知识,所以正义和美德就是知识,有知识就有幸福,即所谓的知德合一。苏格拉底所谓的知识指的是认识公共福利和普遍的道德规范例如仁慈、明智、谨慎、正直、勇敢、克制等,而不是指对个别、特殊和偶然事物的了解。美德是对仁慈、明智、谨慎、正直、勇敢、克制等这些品质的概括和抽象,因此不仅是个别人应当去追求的,也是大家应当追求并且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有知识的人才能为善。所以,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应由经过训练的有知识有才干的人来管理,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民主。这样的观点是为了对雅典当时的制度补偏救弊,使国家制度得到改善。苏格拉底的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