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
    一、教材分析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最后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代表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体会明末清初儒学的发展变化。本节内容是对前三节所讲的儒家思想的继续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列举明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结合必修1和必修2专题,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经济对思想意识的作用,进而掌握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社会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对前三课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已进行系统的学习,基本掌握儒家思想各时期的变化和发展。本课所讲的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相对系统条理便于掌握,所以讲解时主要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教师主要提出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引导
    五、教学方法
    1.学会用问题探究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学案导学
    3.教学环节:预习检查、设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习准备:预习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初步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六人一组,全班分十组。课前分工,包括组长1人资料员3人记录员1人、发言人1人。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的课下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存在的问题,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和时效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