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总结提升 开眼看世界 中体西用 维新思想 代表人物 主要活动 特点 停留在技术层面上 提高到学习运用的阶段,但不改变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纲常伦理。 对西学的认识由技术深入到制度层面和民主制度上。 西学东渐是一个不断探索、艰难渐进的过程,就各阶段而言,这些主要观点都有一定进步性,对当时的西学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因而,我们应科学地对待。 西学东渐(课后案) 复习训练 1.维新变法运动成为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种社会效应主要通过( ) A.康有为两部著作 B.严复的《天演论》 C.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D、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2、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 ) A.学术观点不符合史实 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 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3.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 )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 B.中国人善于学习 C.谋求社会进步和国家独立 D、外国传教士对中国的帮助 4、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康有为 5、下面属于洋务派同顽固派的不同点是 A.都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B.都主张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C.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D.都认为中国的制度好于西方 6、洋务运动不能真正救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受到顽固派的阻挠 B.列强持续的侵略使中国缺少安定的环境 C.洋务派只学习先进技术,不进行制度变革 D.缺少中央最高领导人的支持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材料二 变法之法,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观点? (2)材料二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