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维新思潮 1、成因: 2、代表人物: ①康有为:开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其理论特点是把 与中国传统儒学相结合,打着孔子亡灵为号来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儒学。著有《 》和《 》 ②梁启超:积极宣传 思想,把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应用于社会领域,主张实行 政体 ③谭嗣同:以资产阶级的 观念,批判专制君权、纲常礼教,倡导 。 ④严复:是系统地将西学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提出“以 为体,以民主为用”的主张;借用进化论“ ”的原理,阐明了中国实行变法维新的道理。 3、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1)主要内容:要不要 ;要不要兴民权、实行 ;要不要 、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方面。 (2)影响: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四、问题反馈: 西学东渐(导学案) 一、情景导入 回顾影片《鸦片战争》,特别是有关“战争的开端及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的部分。 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颜面尽失,不得已向蛮夷之邦——英夷,屈辱求和。这场战争给古老的中国带来巨大的冲击,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率先惊醒,开始摆脱与西方隔绝的状态,逐渐走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历程。 二、合作探究 1、曾国藩:“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员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用勤远略。”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慈禧为何支持洋务派的观点?“体用”分别指什么? 2、将学生分成四个调查小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小组,各自收集相关人物的有关材料,并完成下列表格。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主张或思想特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作用 三、精讲点拨 四、当堂达标 1、“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包括 ( ) ①开始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旧观念 ②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志的一次挑战 ③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④使“开眼看世界”发展成为社会思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 ) A、仿制西式武器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之路 C.深入了解西方 D、启迪人民觉醒,摆脱封建牢笼 3.“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华失其传,而外夷袭之”,有诗云:“西夷制器呈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西学中源”说的解释目的在于 ( ) A、反对学习西方 B.为变法作解释 C.宣传中体西用 D.维护中华文化 4.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 ) A.翻译了外国书籍 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 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 5.下列关于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之间联系的表述,不正确是 ( ) A、后者是在前者失败后兴起的 B.后者对前者既有否定又有继承 C.前者为后者的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 D.两者具有共同的政治目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