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西方列强与中国民族工业争夺市场和修路,严重阻碍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中国的交通结构,促进中国交通的近代化并冲击了铁路沿线地区的自然经济。 ⒉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的加剧 ⑴支付赔款和兴修水利和赈灾导致财政赤字增大; ⑵清政府采取了节支增收措施,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⒊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⑴原因: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爱国工商者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 ③清政府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 ⑵特点:民族工业基础薄弱,数量少,规模小,阻力大。 ⑶影响:①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②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改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⒋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 ⑴早期改良思想(早期维新思想) ①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②主张:振兴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从 政治上保障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③影响: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作了理论上准备。 ⑵康梁等维新变法思想 ①康有为: 主要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创办刊物《中外纪闻》 思想主张:提出人类进化的过程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阶段 特 点:借用孔子的权威宣传自己的变法主张,同时又从传统道德寻找变法理论依据;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②梁启超: 主要著作:《变法通议》 思想主张:变法图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培养人才,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特点:明确提出明权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 ③严复 主要著作:《天演论》 思想主张:主张变法;批判封建制度和传统观念 特点:借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④谭嗣同的《天演论》和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 二、过程 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⑴方式: ①著书立说: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的《变法通议》;谭嗣同的《仁学》;严复翻译《天演沦》 ②创办报刊:康有为的《中外纪闻》;梁启超的《时务报》;严复的《国闻报》 ③上书:“公车上书”(标志着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 ④组织强学会: ⑤创办学堂:时务学堂(1897年,陈宝箴创办了时务学堂) ⑥讲学: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 ⑵影响: ①维新派通过办报纸、立学会、兴学堂等活动,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起到了启发民智的作用; ②在各项维新活动的过程中,一批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应运而生,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并由他们组织起了维新运动的主要力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③学会、学堂、报纸、著述是宣传维新思想的主要渠道,为维新运动作了舆论准备。在此基础上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 ⒉从理论宣传到政治实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