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第一帝国》教案 【授课内容】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第二课时“法兰西第一帝国”。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法国大革命,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一个在巩固大革命成果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拿破仑,从中掌握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课前曾布置大家探究“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现在请同学们汇报探究成果。哪一位同学先来回答? 生:我认为,要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确定人物的阶级属性。 师:你能举例说明你的观点吗? 生:能。就拿我们熟悉的孙中山和蒋介石来说,前者站在民族资产阶级立场上,反对封建主义和外来侵略;而后者站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立场上,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独裁,反共反人民。如果我们不从阶级性出发,就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做法。 师:回答得很好,有没有其他意见?请要回答的同学举例说明。 生:我认为要注意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和用事实说话。如康有为在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急关头,提出变法主张,这是进步的;但他后来反对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主张保皇,却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 师:刚才的同学以康有为为例,很好地说明了评价历史人物要注意的两个方面。其实从这一例子中,我们还能看到评价历史人物要注意的另一方面,是什么呢? 生:实事求是。 师:正确。同学们的探究比较全面地说明了评价历史人物要注意的问题,现在我们来总结同学们的探究成果──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的原则:确定时代背景和阶级属性;根据人物事例实事求是地评价其历史作用。现在同学们利用这一成果,来完成对“拿破仑”的评价;探究拿破仑政权出现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你有何认识。现在进行自习和讨论。 (学生自学、探究约进行了20分钟。在这过程中,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一小组有一人记录探究成果,准备发言;教师参加其中,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探究到此为止,现汇报各小组准备的探究结果。 生:因为当时代表大资产阶级的督政府对内不能稳定局面,对外不能抵抗外敌的入侵,所以拿破仑政权的出现是资产阶级维护其利益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 师:回答得很好,那么又为什么是拿破仑而不是其他人呢?哪位同学来回答? 生:因为他有才能,又有实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