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5)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7、中共十四大(1992年)
    ①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②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8、病逝:1997年2月19日
    9、中共十五大(1997年):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过程
    1978.11,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这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它成为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1978年12月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1997中共十五大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将之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写进党章。并作为中共的行动指南。
    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①酝酿:1975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针对“文革”错误,着手进行整顿。
    ②开始产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
    ③逐步发展:1978—1982年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迈开步伐,主要是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沿海兴办经济特区。
    ④进一步发展:1982—1987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⑤走向成熟: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
    3、发展动力:改革开放
    4、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5、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
    7、党的领导:坚持中共的领导核心
    8、依靠力量:必须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9、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改革开放以来.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经贸联系日益密切。请你从社会、文化、经济角度简要说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①民族文化相同.血缘联系密切,相互交流便利。②海峡两岸经济具有互补性。台湾劳动密集型工业向大陆转移.促使台湾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③大陆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④大陆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广阔。⑤大陆资源丰富.而台湾经济发展所需的主要资源、能源则需进口。⑥大陆稳步推进经济政治改革.社会稳定。⑦大陆采取积极的投资贸易政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⑧地域相连,交通便利。
    10、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2、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
    3、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
    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四、评价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
    1、他是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2、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3、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领导我们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完善?如何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困难?
    一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三是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得不够好。
    四是政府自身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企不分依然存在,有些部门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公务消费不规范,奢侈浪费,行政成本高;一些地方、部门和少数工作人员还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群众,失职渎职,甚至滥用权力,贪污腐败。存在这些问题,根本在于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节选自2007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小平语录摘选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们”
    “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许多年后,邓小平对自己的气壮山河的长征中的经历只说了三个字:“跟着走!”
    邓小平在太行山坚持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领导了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全面工作,对此他说:那时我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吃苦!
    在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时,邓小平坦言他也有份,不能把失误都归毛泽东一个人。
    60年代初邓小平支持包产到户的做法,并引用了一句四川民谚,“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在文革前期他说:“我的经验无非两条,第一不怕,第二乐观,向远看,向前看,一切都好办了。”
    【教材问题解答】
    [议一议]邓小平军事指挥艺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提示:邓小平的军事指挥艺术具有的鲜明特点是英勇果敢、扎实推进,在关键时刻表现出非凡的胆略和勇气。从领导百色起义到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率领一二九师转战太行山到创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从指挥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到千里跃进大别山,从领导淮海战役到指挥渡江战役,从率军进军大西南到参加领导和平解放西藏,都表现出了一位卓越领导人的非凡胆识和大智大勇。
    [材料阅读与思考]阅读这段讲话并思考,邓小平是如何看待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关系的?联系1962年前后中国的历史环境,说一说它体现了邓小平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哪些可贵的思想品质?
    提示:邓小平认为,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以在生产关系的形式上,必须尊重客观实际,尊重群众意愿,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当时还曾引用了刘伯承常讲的“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四川话,这就形象地说明,制定政策必须实事求是,关键是能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