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讲授新课 一、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先预习,填写下表: 阶段 民主革命主要活动 留 学 生 涯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建 国 初 期 杰出贡献:国共对抗: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为革命胜利立下了卓越军功 1、 留学生涯:确立信仰,走上革命道路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在四川广安,取名邓先圣。5岁时入私塾读书,后转入新式小学,学名邓希贤。 ①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加入共产主义小组,走上革命道路。 ②1926年,赴苏联学习。 1920年10月,年仅16岁的邓小平就赴法勤工俭学,至1926年离开法国去苏联学习。5年多的时间里,他从一个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小留学生,成长为一名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邓小平走上革命的道路绝非偶然,而是有着主观和客观上的必然因素。客观上,在法国艰苦的工厂劳动使他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他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主观上,他内心涌动着探索救国救民的激情,并受到赵世炎、王若飞、周恩来等人的深刻影响和帮助。1922年夏,在哈金森橡胶厂做工的邓小平加入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年他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机关刊物《赤光》编辑部的工作,从开始时的刻印到后来编辑撰稿,他认真踏实地从事着组织交给的每一项工作。1924年12月,邓小平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的领导人之一 我在法国呆了五年多,其中在工厂劳动了四年,干重体力劳动。……当时工资很低。但也有一个好处。这样的生活,使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我来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从此以后,我愿意绝对的受党的训练,听党的指挥。始终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争斗。 ——邓小平 2、国民大革命时期:作冯玉祥工作(1926年底) 3、土地革命时期 ①1927年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②1929年领导广西百色、龙州起义,创立红七、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929年12月和1930年2月的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受中共中央派遣,第一次独立领导的起义。这次起义和当时其他的起义不同,它不是大规模流血的武装暴动,而是策动兵变,使共产党掌握了军队,进而顺利地建立了红军和根据地。之所以能采取这样的特殊形式,这是和当时广西的特殊情况以及邓小平出色的工作有极大关系的。 由于掌握广西军政大权的俞作柏、李明瑞酝酿反蒋,并向共产党请求派中共干部去广西工作,经周恩来的推荐,邓小平来到广西。邓小平了解到俞、李二人的经历和政治倾向,一方面做好二人的上层统战工作,派共产党员进入广西党政军机关任要职;另一方面通过办军官教导总队,改造俞、李旧军队,培养革命骨干,并设法安排俞作柏的弟弟、共产党员俞作豫担任警备第五大队长,共产党员张云逸任警备第四大队长,连队上也建立和充实了党的秘密组织,提高了士兵的政治觉悟。另外还争取了俞的同意,在广西建立各级工会和农民协会,建立了右江的农民武装,由俞任命了一批共产党员担任左江和右江各县县长,从而加强了党对左右江地区农民运动的领导。这些措施都为后来的起义打下很好的基础。 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的顺利发起,还在于:邓小平正确分析局势的变化,及早准备,果断举事。俞、李不听邓小平劝说,仓促与张发奎联合出兵反蒋,很快失败。邓小平当机立断,按照预定计划发动了起义。 ③1933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遭到党内“左”倾领导的批判和打击:在受到错误打击之后,坚持信仰,继续工作 邓小平早年留学莫斯科,打下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沦基础,但他并不拘泥于书本,而是从革命实际出发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到中央苏区工作时,与毛泽东并无私人关系,但他对毛泽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实际情况出发决定工作方针的工作作风以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观点极为赞赏。也因为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邓小平被指责为“毛派”的头子,遭受到“左”倾机会主义分子的打击,这也是他“三落三起”传奇生涯中的第一次。在错误打击面前,邓小平并未动摇他的政治信仰,而是以坚毅的品质经受了考验,坚定了信仰,继续跟着党走,探索革命之路。 ④参加长征和1935年的遵义会议 4、抗日战争时期 ①1938年起担任八路军129师政委,开展游击战争,开始了与刘伯承的长期合作。 ②创建并发展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5、解放战争时期 ①1945年10月,刘邓指挥了上党、平江战役,有力地配合了毛泽东在重庆的谈判 ②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③1948年,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 ④1949年4月,参与部署并指挥了渡江战役 这二目讲述了邓小平的主要军事生涯,正如他后来说过的:我的真正的职业是打仗。从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的艰苦抗战,到解放战争时期指挥大军千里跃进中原,再到决战淮海、百万雄师打过长江,在与刘伯承长期合作、共同指挥作战的艰苦岁月中,邓小平自己也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军事家。在一系列辉煌的战役中,邓小平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战略全局观念和组织协凋能力。同时,邓小平还担负着领导军队建设晋冀豫(后发展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工作,为前线的军事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使邓小平在积累军事作战经验的同时,具备了行政管理工作和经济建设工作的经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