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11)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互联网的功能和特点
    一般认为,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是第一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是第二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而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以比特为计量单位的电子媒介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
    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丰富多彩。例如,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浏览新闻、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谈心等等。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具有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的特点。互联网不仅具备传统媒体的所有用途,而且具有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优势,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为人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源,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显著标志。
    (4)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既是科技革命的成果,也带来了一场经济革命。在互联网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教学建议,可以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下问题:互联网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结合实际谈谈互联网的功能和特点?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还可以请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畅谈对互联网的认识,以加深对互联网的理解。介绍【历史纵横】,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科学技术革命,以及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的历程。
    第二目“知识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在美国首先出现。在经济活动中,知识成为交换和应用的主体。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源于知识的增长,成功的关键是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本储备。在当今社会,信息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中国应该抓住机遇,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教材从知识经济出现的背景、知识经济的含义、信息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知识和信息在当今社会的巨大作用等方面,展示了“知识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内容。
    (1)知识经济出现的背景
    教材从传统工业陷入了困境和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两方面,阐述了知识经济出现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后,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生态危机,这标志着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已走到了尽头。人们把钢铁、纺织、汽车、煤炭等传统工业称为“夕阳工业”。人们开始反省工业文明的种种弊端,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能源消耗低,技术含量高的经济。而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这种经济的出现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应运而生。
    (2)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一种以知识为基础,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新型经济模式在美国首先出现,这就是知识经济。
    建议请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历史纵横】和信息经济结构图,初步认识信息经济的相关内容。从信息经济本身来说,它可以狭义地理解为信息部门的经济,也可以广义地理解为信息社会的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出现,是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结果,而信息经济的兴起则是信息革命的产物。信息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信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主要成分,信息经济有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智能经济等各种叫法。
    知识经济是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21世纪的经济主流。知识是一种无穷无尽的资源,因此,知识经济的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大大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效率。知识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信息经济的全面发展
    教材重点分析了“信息高速公路”及其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得到全面发展,信息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
    建议请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历史纵横】,了解信息高速公路的相关知识。1992年9月,克林顿把“兴建信息高速公路,推动经济增长”作为其竞选总统的口号。1993年9月,克林顿政府推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以互联网为雏形,兴建“信息高速公路”。
    随后,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也纷纷提出了激励政策,加速建设“信息高速公路”。1995年,由欧洲委员会负责组织召开了“七国集团信息社会部长级会议”,专门讨论实现全球信息社会宏伟计划的有关问题。在亚洲,新加坡宣布要建立智能岛,韩国计划要成为通往信息高速公路的第一批国家,我国政府也积极采取对策,以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4)知识和信息对社会的影响
    教材主要包括知识和信息在社会经济中的巨大作用、人们对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视、知识经济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和信息技术促进了传统的产业的更新改造等内容。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和信息发挥了比传统经济更加重要的作用,它本身已经成为巨大的实际生产力。教师可以利用个案分析法加以说明。
    随着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建议教师列举关于知识产权纠纷的个案加以说明。
    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据统计,在机械化程度低的情况下,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是9比1,中等程度机械化是6比1,全盘自动化是1比9。信息工业是知识密集型工业,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加,主要靠知识。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差别日益被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差别所代替,“白领”、“蓝领”的差别正在逐渐消失。
    信息技术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建议教师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国企改革的成功个案加以说明。
    建议请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历史纵横】和插图,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价值论”取代了“劳动价值论”。谁掌握了人才优势,谁就占据了时代的制高点。比尔·盖茨的言语说明了当今社会人才的重要性。
    第三目“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互联网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起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教材列举了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一观点。
    (1)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起了工作方式的革命。【学思之窗】漫画形象地反映出了新经济时代,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在互联网时代,许多工作的办公地点可以选择在家中或者野外,办公场所的变化,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增加了工作的乐趣。如在互联网时代,根据网上的求购信息,商店及时把货物直接送到消费者家中,银行则自动处理转账支付业务。这就是所谓的“室内购货”和“室内银行”。
    (2)互联网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建议教师请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谈互联网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得出结论。当今社会,网络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计算机及其系统的运用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加了闲暇时间,而人类赢得了时间也就赢得了自身的发展。
    建议请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了解有关内容。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信息产业的人数急剧上升(有人称信息产业为第四产业)。
    (3)国际互联网作为人类最大的资源库、知识库,为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引发了一场学习的革命。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录像、电视教育和人工智能课程来指导学生的学习。网络使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建议请学生谈互联网给自己的学习带来了哪些便利条件?
    第四目“面临的问题”。国际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给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也给信息的传播和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建议教师在学习本目知识时,利用个案分析法加以说明。也可以请学生结合现实,讨论: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哪些新问题?
    垃圾信息和网络安全等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建议教师结合个案进行分析说明。
    西方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侵袭。1998年5月,克林顿在美国海军学院发表演说时宣称:“当21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美国的敌人已将战场从物理空间扩展到虚拟空间”。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提出:高速发展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将促进民主的原则,限制极权形式的蔓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利用网络,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造成世界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色情信息泛滥。当前国际互联网上色情信息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建议教师结合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个案进行分析说明。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互联网的诞生”。互联网对每一个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建议采取谈话法,让学生谈自己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然后,结合教材提出以下问题:互联网诞生的背景是什么?什么叫做全球信息网?互联网有哪些功能和特点?信息化社会是怎样出现的?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知识经济的发展”。建议教师针对本目内容设计如下问题:知识经济是如何出现的?知识经济的内涵是什么?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关系如何?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农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的各自特点。什么叫“信息高速公路”?如何评价信息经济在当今社会的重大作用?让学生针对问题分组探讨,合作交流。本目名词较多,建议教师要对所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
    “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素材,精心设计情境(如,家中办公、网上购物、远程教育等),让学生采用小品、演讲等多种形式,展示互联网给现代社会带来的巨变。
    “面临的问题”。建议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针对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广泛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进行课堂交流。同时,教师可以结合一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耽误学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教师还可利用【学思之窗】提供的有关信息,就“网络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设计课堂辩论。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互联网的诞生”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片介绍两幅图片。
    图片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爱尼亚克”:
    1946年2月10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正式诞生,它就是“电子数字积分机和计算机”(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英文简称“ENIAC”,通称“爱尼亚克”。ENIAC的问世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人们称ENIAC为“信息时代的蒸汽机”。
    图片2:人造卫星和互联网
    展示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图片。它的发射标志着人类在全球通讯领域迈出了第一步。通过卫星,互联网把地球“网”在其中,“地球村”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案例二 在学习“知识经济的发展”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片展示图片和资料。
    案例三 在介绍“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时,可以采用虚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教学:
    课程设计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成立自己的公司,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注册。第二步,教师发布虚拟产品供求信息。第三步,每一个学生设定自己的角色,如,公司经理、员工等。学生根据本公司的实际需求,在网上进行采购或发布产品信息。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商品交易。通过这项活动,旨在让学生体验网络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便捷。
    案例四 在学习“面临的问题”时,建议教师采用个案分析的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搜集关于网络犯罪的有关案例,深入剖析,从而达到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的目的。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请你谈谈互联网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解题关键:要结合现实,谈互联网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思路引领:对教育和学习的影响。对人们交往的影响等。
    答案提示: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互联网作为人类最大的资源库、知识库,为教育和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借助互联网可以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查阅学习资料,可以和老师、同学进行互动式学习,此外,通过网络还可以购物、交友、娱乐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