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富有的是精神 【学业达标评价】 一、阅读下列节选的文段,完成1~4题。 1.第①段文字作者强调了怎样的观点?(请答出两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考):①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水平高低的根本因素是学习。②学习不能偷巧,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创造。③善用前人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先学习前人,后发展前人,而后才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以上三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书呆子”“聪明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考):“书呆子”不是通常所说的读死书、死读书的“两脚书橱”,而是指能抓紧一切机会埋头苦读,动脑思考,以充实自己、塑造自己的学子。 “聪明人”也不是指通常所说的那种脑瓜机灵、反应敏捷的人,更不是指那些投机取巧、耍小手段、玩小聪明的人,而是指有理想、有目标,并能坚定不移地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人。 3.概括选文第④⑤段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考):要学好语言,包括外国语言和本国的现代、古代汉语,还要学写毛笔字,认识繁体字。 4.试从上文中选一两句话为例,谈谈本文的语言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考):“直接和庄子和李白用他们当年的语言对话。”“中文系学生不能直接阅读古文,是耻辱。”语言特色:文章语言朴实无华而又不失文采,语气自然亲切,语言平易朴实。 二、 5.看图分析北大校徽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为图文转换题。该图案为变形的“北大”两字,可以从其形象上加以联想和想象,但联想和想象不能脱离“北大”这一特定的事物,要结合其“大学”的特点。 答案(参考):①“北”为两背向之人,“大”为一负重者形象,既可解为人上有人,学无止境;又可解为北大学生要担负国家兴亡之重任。 ②“北”为跨河之桥,“大”为行走人形,既可解为做学问过得“桥”方可登堂入室,又可解为入北大如同万人同挤独木桥,过得桥来者,皆为人中龙凤。 ③“北”为围墙且设大门,“大”为人形,既可解为入得此门,学海无涯,天高地阔,又可解为出得此门难上加难——喻北大学风之严。 6.(2008•重庆高考)用四个反问句重组下面的语句。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须保留原意,并保持语意连贯。 每个人都是一根蜡烛,既然你被点燃了,就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你自己并不会燃烧得更快,世界却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用反问句重组语句,实际上就是用反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并注意题干的要求。 答案:难道每个人不都是一根蜡烛?难道你不该被点燃?难道不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你自己并不会燃烧得更快,难道世界不会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吗? 【素能综合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曙光(shǔ)署名(shǔ) 甘薯(shǔ)蜀汉(shǔ) B.校徽(huī)微小(wēi) 徵音(huī)麾下(huī) C.前瞻(zhān)赡养(shàn) 辗转(zhǎn)谵语(zhān) D.愉快(yú)逾越(yú) 揄扬(yú)不虞(yú) 【解析】选B。“徵”读zhǐ。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立意 标新立异 坐落 变幻莫测 B.原型 原形毕露 坚韧 共商国是 C.风声 谈笑风生 苛求 千头万序 D.其实 名副其实 洗礼 走马观花 【解析】选C。“序”应为“绪”。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所以,你们到北大来,我第一要劝你们的,是做书呆子。___先做书呆子,______才能做聪明人。一开始就想做聪明人,什么都没有,而要天才,做神童,那才是真正的呆子。聪明绝顶,目空一切,这是北大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我们要_____这种小聪明,争取将来的大______。 A.除非 然后 充 杜绝 聪明 B.除非 然后 装 防止 智慧 C.只有 然后 充 防止 聪明 D.只有 然后 装 杜绝 智慧 【解析】选D。“除非”表示唯一的条件,相当于“只有”,常跟“才、否则、不然”等连用;“只有”表示唯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或“方”呼应。“充”是“冒充”的意思;“装”是假装的意思。“杜绝”指制止,消灭(坏事);“防止”指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聪明”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智慧”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医疗体制改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它涉及很多深层次问题,往往举一反三,因而被称为“社会政策的珠穆朗玛峰”。 B.事实上,人一旦走上了工作岗位,现在这样专注地、系统地、全力以赴地学习的机会也就随之失去了。 C.刘翔需要保持平静的心情,因为跨栏运动需要情绪稳定。因此请大家网开一面,不要再把他拉入舆论的漩涡中。 D.进入谢冕的家就等于进入了诗的境界,博士生们忍俊不禁地把脚尖提起来。 【解析】选B。A项,“举一反三”指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可改为“牵一发而动全身”。C项,“网开一面”指把捕禽兽的网打开一面,比喻用宽大的态度来对待。D项,“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可改为“情不自禁”。 5.(2009•四川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祖国,现就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贡献他的力量。 B.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 C.西班牙将投资8.2亿欧元,在我省建立世界上最大并最具竞争力的硅金属工厂,其生产能力、技术手段和产品质量,均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去年六月以来,成都市锦江区的廖先生和两位朋友多次去灾区送温暖,迄今为止,他们共走访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解析】选C。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悉病句类型,然后查主干,看枝叶,悟逻辑,以找出语病。A.介词“于”多余。B.前后主语不一致,可把最后一句改为“终于使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D.“走访”与“路程”不搭配。 6.请仿照例句,取一个人名(姓氏不限),指出其所化用的成语,并解释此成语。 中国的取名是一门艺术,有很多人名意蕴含蓄,耐人寻味,比如焦若愚,就取自成语“大智若愚”,意为才智出众的人表面看来好像愚笨,不炫耀自己。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可先选择适当的成语,然后整合成人名,再对成语加以解释。 答案(参考):孙一诺,就取自成语“一诺千金”,意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形容说话算数,所许诺言信实可靠(×慧中—秀外慧中,×如饴—甘之如饴) 7.根据下面所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周刊》就新技术对年轻人成长影响的利与弊,分别征询与统计了全球65位经济领袖的看法,其结果见表1和表2。请概括这两个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答:以上数据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要仔细理解图表内容,抓住要害,表述时要简洁、准确。 答案(参考):接受调查的绝大多数经济领袖认为网络对年轻人的成长,其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作用,而电子游戏对年轻人的成长则是有害无益的。 8.(2009•浙江高考)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____________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律、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