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能力培养与测试(三)(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引自美国公使田贝《论中日战争》
    回答
    ①材料1作者为何指责李鸿章?理由是否属实?
    ②材料2认为中国海军与日本相比“相形见绌”的原因是什么?其真实意图何在?
    ③材料3,清政府总署官员对中国国军队作用的谈话,说明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
    ④分析以上材料,总结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何在。
    四、问答题
    14.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战争的结局如何?对中国政局和远东局势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C 4.D 5.A 6.D 7.D 8.A 9.B 10.C
    二、填空题
    11.左宝贵 叶志超12.汉口 重庆
    三、材料解析题
    13.①因为他一味依赖外国,贻误了战机,基本属实。②中国财力有限,对海防投入费用太少。为其消极抵抗的行径辩护。③清政府军队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内镇压人民的主要工具。④清政府过于依赖外国;作战消极;妥协求和;士兵战斗力不强;日本则长期准备充分。
    四、问答题
    必然性:①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中国边疆地区危机进一步加深,而清政府更加腐败,对外妥协退让。②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统治集团急需对外扩张,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③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19世纪末,日本对外侵略扩张,企图以朝鲜为基地,进而侵略中国,战争在所难免。
    结局:1895年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
    影响:国内:①洋务运动破产;清政府更加腐败;在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②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掀起高潮,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
    远东:①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②日本占了台湾,控制了朝鲜,迅速成为东方的帝国主义强国。③战争后,日本在远东的国际地位加强,但其扩张行为受到法、德、俄等国的抵制,如三国干涉还辽;资本主义列强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更加激烈。
    *第六节 瓜分中国的狂潮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大借外债,主要是为了
    A.偿付对日赔款和“赎辽费”   B.筹措资金,发展民族工业
    C.筹集军费,镇压农民起义    D.大规模修筑铁路
    2.甲午战争后,首先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特权的国家是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俄国
    3. 下列表述哪一项与史实不符
    A.帝国主义在华争夺筑路权最激烈的三条铁路是卢汉、津镇、粤汉路
    B.英国强租威海卫和香港“新界”
    C.俄国把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势力范围”
    D.日本强租台湾和澎湖列岛并把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4.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
    A.与列强组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B.承认列强在华权益,缓和与列强的矛盾
    C.与列强“机会均等”,“利益均沾”
    D.不再追随西方列强,实行独立的侵华政策
    5.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最先“租借” 中国领土的国家是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俄国
    6.19世纪末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之一,反映在中国问题上集中表现为双方都把侵略魔手伸向中国的
    A.台湾地区  B.长江流域  C.山东地区  D.香港地区
    7.中国近代重工业无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赔款使清政府缺乏资金
    B.清政府不敢贷款发展重工业
    C.外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
    D.列强取得采矿权,中国矿产资源遭到掠夺
    8.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输出资本的方式有
    ①修筑铁路②开采矿山③建立工厂④做中国的债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获得下列特权的先后顺序是①在中国投资建筑铁路②片面最惠国待遇③外国人可进入中国内地经商④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10.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国划分的“势力范围”是
    A.山东  B.东北  C.福建  D.长江流域
    二、填空题
    11.甲午战争后,首先迫使清政府借款的是___________,之后清政府又两次向________借款。
    12.19世纪末列强掠夺中国的高峰,是掀起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瓜分狂潮,实际是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中国面临着从__________沦为_____________的严重危机。
    三、材料解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正在中国发生着的重大事件美国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由于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由于我们国土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由于我们对远东的直接贸易日升月盛,我们有理由要求这方面的利益获得友好的待遇。我的目的是要用一切适当的,合乎美国传统的手段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的巨大利益。
    ──1898年12月美国麦金莱国会咨文
    材料2:现在似乎是一个良好时机,由美国向英国政府表达,希望英国政府发表正式宣言,并协助美国向在华要求“势力范围”之列强取得同样宣言,宣言内称各国在其势力范围内承认以下原则:
    第一,各国对于其在中国的任何所谓“势力范围”或租借地以及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
    第二,不论何国的货物,进入上述“利益范围”的口岸内,一律适用目前的中国协定关税。
    第三,对进入上述范围内口岸的别国船只,各国所谓“利益范围”的国家,不得征收比本国船只更高的港口税。
    ──1898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致英大使绰特的信件
    材料3:女王陛下政府对于威海卫租借地和英国今后在中国用其他方式得到的一切领土以及英国现在或将来保有的一切利益范围,准备发表贵国政府所希望的声明,只要其他有关国家也发表类似的声明。
    ──1899年11月30日英国照会
    回答
    ①据材料1,分析“已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②试分析美国对华政策的新特点。
    ③分析英国对美国的对华政策有何反应?为何英国首先发表宣言和照会?
    ④材料所反映的美国对华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四、问答题:
    14.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原因是什么?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以往相比主要的变化是什么?简述中华民族严重危机的表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