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能力培养与测试(三)(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4.清政府在新疆和台湾设立行省的时间分别是
    A.1868年 1883年  B.1878年 1884年
    C.1881年 1884年  D.1884年 1885年
    5.最先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特权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6.阵斩法军统帅李威利的战役是
    A.纸桥大战  B.马尾海战  C.镇南关战役  D.临洮大捷
    7.中法战争中,清政府被迫对法国宣战是在
    A.法军占领河内后       B.清军应邀援越抗法后
    C.法军向驻越清军发动进攻后  D.马尾海战清军失败后
    8.下列有关中法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争中清政府战和不定  B.清政府被迫应战
    C.清军一直处于防御状态  D.其结果暴露了清政府的无能
    9.清政府决定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主要是因为
    A.台湾成为西方列强争夺的对象  B.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C.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    D.巩固国家统一
    10.使外国侵略者打开中国西南门户并取得修筑铁路特权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中法新约》
    二、填空题
    11.中法战争爆发前后,___________领导黑旗军抗法,多次打败法军。1885年_________率领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12.19世纪末英国强迫开放西藏的_________为商埠,英国势力侵入西藏。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_____________为台湾第一任巡抚。
    三、材料解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摘自《中法兵事本末》
    材料1:“法起谅山之众,扑镇南关;子材誓众曰;‘法再入关,吾有何面见粤人,必死拒之!’士气皆奋。法攻长墙急;炮极猛烈;子材使诸统将屹立,遇退后者皆刃之;自开壁,率两子直犯敌军。诸军以材年七十,奋身陷敌,皆感奋殊战;……毙法兵极众。鏖战两日,法军大败,溃遁。”
    材料2:李鸿章说“当借谅山一战之威,与缔和约,则法人必不再要求。”
    回答
    ①材料1记述的是哪一次著名的战役?是谁指挥的?
    ②这次战役的战果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
    ③材料2中反映出李鸿章的什么态度?导致什么结局?
    四、问答题
    14.联系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分析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的原因,有何表现?中国军民进行了哪些斗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D 5.B 6.A 7.D 8.C 9.C 10.D
    二、填空题
    11.刘永福 冯子材 12.亚东 刘铭传
    三、材料解析题
    13.①中法战争中的镇南关大捷,由冯子材指挥。
    ②打得法军溃不成军,清军乘胜追击,收复谅山等地。扭转了整个战争形势,粉碎了法国侵略者的狂妄计划,导致法国茹费理内阁倒台。
    ③反映了李鸿章的妥协求和态度,把胜利作为停战妥协的资本,以胜求和。于是,签订《中法新约》,从而造成中法战争中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的局面。
    四、问答题
    14.原因:①19世纪70年代后,西方列强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为了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要求,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和殖民地。中国成为它们争夺的主要目标。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危机。②清政府的腐败。
    表现:①西北:俄、英入侵新疆;②西南:英国入侵西藏;③东南:日本入侵台湾。
    斗争:①新疆:各族人民配合左宗棠的清军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的斗争。②西藏:军民抵抗英军入侵,西藏地方政府调军,寺院喇嘛组成僧兵,准备迎战。③台湾:人民阻击日本侵台。
    第五节 甲午中日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支持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列强有
    ①英国②美国③德国④法国
    A.①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黄遵宪作诗:“一夕狂驰三百里,敌军便渡鸭绿水”。诗中反映的是甲午战争中的
    A.黄海之战  B.辽东战役  C.威海战役  D.平壤战役
    3.威海战役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是
    A.部分将领勾结洋员,献船投敌
    B.日军海陆夹击,船队四面受敌
    C.李鸿章“避敌保船”政策的贻误
    D.主帅丁汝昌自杀,失去指挥
    4.《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增开通商口岸    B.赔款白银二亿两
    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5.甲午战争中,日本制造的大屠杀发生在
    A.旅顺  B.大连  C.花园口  D.九连城
    6.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有①丁汝昌②邓世昌③刘步蟾④林永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7.《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被迫将辽东半岛归还给中国,主要是以下哪种矛盾的结果
    A.外国侵略者和清政府的矛盾
    B.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
    C.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
    D.外国侵略者争夺中国的矛盾
    8.甲午中日黄海海战的结局是
    A.中方损失大于日方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日本舰队丧失主力  D.北洋舰队丧失主力
    9.依据“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英国可以从中日《马关条约》中取得哪些特权
    ①赔偿军费2亿两②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③割占台湾等地区④产品免收内地税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10.参加大甲溪战役,英勇抗击日军的将领是
    ①唐景松②徐骧③王德标④袁锦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二、填空题
    11.平壤战役中清军将领________壮烈牺牲,清军统帅___________弃城逃走。
    12.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长江流域,远至______________,甲午中日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又延至长江流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师,而不知改变。……创办海军,糜币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
    材料2: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力,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引自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
    材料3: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们不能了。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我说:若相信再战没好处,应当议和。他们说:自然他们希望议和,但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怎能办到呢?我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商谈。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照办。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