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结合材料三分析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目的(7分),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中华民国的对外政策有何本质区别(4分)? 37.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盈。机援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末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问富裕。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4分) (2)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种经济成分?材料四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哪三次重大运动?材料三、四之问有何内在联系?(6分) (3)概括材料五中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其影响。(4分) 命题人:赵方圆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 C D B D 6-10 D A D C B 11-15 D B C B C 16-20 C D C C D 21-25 B B D D B 26-30 C D D B C 31-34 B B C B 二、主观题 35. 答案:(1)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或答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等意思均可。)(3分) (2)现象:①材料二反映了英国进口的工业原料和食品多,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多,居“世界工厂”(世界工场)的地位;(3分) ②材料四说明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工业生产落后,中国经济逐渐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3分) (3)世界经济联系增强。(3分) (4)中国,上海,4月30日晚8时。(各2分,共6分) 36. 答案:(1)清政策的对外政策: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1分) 后果: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与世界基本隔绝,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由先进变为落后,埋下了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统治阶级妄自尊大的心理,自诩天朝上国,盲目排外,不思进取,保守愚昧;折射出中国封建制度正日益走向没落;在某种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每点1分,任答3点即可,共3分) (2)政策: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1分) 目的:换取列强的承认和支持。(1分) (3)对外开放的原因: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开放是当今世界的潮流。(4分) 目的: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的生产力。(3分) 本质区别:中华民国的对外政策实质上是对列强的妥协,这是由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 而当今中国的开放是自主的,立足点是自力更生。(4分) 37. 答案: (1)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1分)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精耕细作。(每点1分,任答3点即可,共3分) (2)经济成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分) 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分) 联系: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在政治上、思想上要求民主;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民主有进一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任答一方面即可) (3)基本思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观点。(2分) 影响:解放路思想,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