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19世纪末 内燃机动力和石油 D. 20世纪初 内燃机动力和电能源 17.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 自耕农‧地主佃农工人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24%36%30%10% 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关中地区 D.明代江南地区 18. 1937年,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这说明( ) A.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合资经营 B.官僚资本领导民族工业 C.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 D.民族工业依靠官僚资本谋发展 19. 下图所示是民国五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 A.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实业救国的思潮 D.五四运动期间的商人罢市状况 20. 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百年的发展史历经曲折 B.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C.外国对华的经济侵略对其有双重作用 D.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阻碍和限制 21. “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在新中国的六十年里,“低音”有( ) A. 三大改造的完成 B.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与实施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22. 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是( ) A.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 B.公有制经济由21.3%上升为92.9% C.国营经济由19.1%上升为32.2% D.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不足1% 23. 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成家的1974年、1980年、1983年贴出的三幅春联 1974年的春联: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 1980年的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 1983年的春联: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 这三副对联所反映出的内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的辛勤劳动 B.乡镇企业的发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 24. 最近央视3套正在热播“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的是( ) A.《在希望的田野上》 B.《春天的故事》 C.《走进新时代》 D.《毛主席来到我们公社》 25.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首歌反映的事件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在广东、福建沿海创办经济特区 C.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26.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浦东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浦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A.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浦东的开放开发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7.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28. “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机)”。这一说法主要反映了 ( ) A.人民生活习惯发生变化 B.我国科技水平发生变化 C.社会风气发生变化 D.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变化 29. 19世纪末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