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上册期中检测考试题10(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16. 右图是辛亥革命胜利后,国人创作的一幅名为《恭祝中华民国万岁》的宣传漫画。“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图中却写为“囻”。作者通过这个创意要表达的思想观念
    A.三权分立 B.民族独立
    C.主权在民 D.民生主义
    17.宋庆龄说:“孙中山与中国共高 考资 源网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话中的“国际局势”和“内部条件”是指
    A.日本侵略加深和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B.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共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爆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
    18.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长征胜利完成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开辟了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19.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材料表明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B.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20.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其主要原因是
    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21.“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被用作电视剧《大刀》的主题曲,该剧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军队从1933年的长城抗战到1937年的卢沟桥抗战,这支军队应属于
    A.国民革命军 B.八路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22.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支军队是
    A.八路军 B.新四军 C.义勇军 D.抗日联军
    23.“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有老人回忆说,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半期,县城的一些店铺,只要挂起“美孚火水油(煤油)代理处”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此事从本质上反映了
    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敲诈勒索 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
    C.兵勇恶霸不敢随便冒犯外国代办 D.美国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靠山
    25.“要走断头路,跟住蒋独夫。要走光明路,跟住毛泽东。”“蒋军弟兄们:国势已经大改变,打了十六个半月内战,老蒋的许多军队已经被消灭。”以上传单产生于:
    A.1946年 B.1947年 C.1948年 D.1949年
    26.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中共中央驻地有着“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的变化,它也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下列相关表述中,错误的是
    A.从上海到瑞金,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从瑞金到延安,有利于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
    C.从延安到西柏坡,反映了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新变化
    D.从西柏坡到北平,反映了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转移
    27、“世纪的握手”——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连战与胡锦涛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的过程是
    A.合作—对抗
    B.对抗—合作—再对抗
    C.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
    D.对抗—合作—再对抗—再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