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 90分钟 分数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表是西周的封国——齐国某位卿大夫的家庭成员表,你认为将来谁会是权位的合法继承人( ) 妻妾 儿子一般称谓 妻(正室) ①三子(20岁)②四子(13岁) 妾一(侧室) ③长子(27岁) 妾二(侧室) ④二子(24岁) A.① B.② C.③ D.④ 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3.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 A.春秋时期分封制已受到破坏 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 D.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 4.“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宗法制。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B.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绝对的 C.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D. 等级森严,大宗对小宗有统辖权 5.“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所说的周制是指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6.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 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 C.宗法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 7.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郡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度 8.“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9.《汉书》记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 ”为此秦推行了( ) A. 皇帝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10.“(宋太祖)因谓(赵)普日:‘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所采取的措施是(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杯酒释兵权 C.设置转运使 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11.史载“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与此相符的措施是 A.建立中朝 B.设三省六部 C.设三司使 D.设立军机处 12.下列中国古代的官职,按职能分组不同的一组是 ( ) A.御史大夫、刺史 B.丞相、参知政事 C.太尉、通判 D.郡守、巡抚 13.唐初,突厥贵族对内地不断侵扰。假如你是那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作战计划,接下来你会(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