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高考试题考点必修一专题汇编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07-11年高考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
    1.(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15题)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答案】A
    【点拨】注意时间是1688年,英国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史称“光荣革命”。结束了王权专制。后来颁布权利法案,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这个时候君主的权力还是挺大的,行政权还在国王手中,所以排除B项。后来才逐渐形成了责任内阁制,第一任内阁首相是罗伯特沃波尔。排除C项。D项“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时间更晚,我们知道后来英国工人掀起宪章运动,才提到争取普选权。
    解答此题,主要题中关键词和关键语句:“贵族”、“ 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说明应该结束旧的统治秩序,重新开启一种新的统治模式。即结束王权对英国的统治,让位于资产阶级统治英国。故正确答案为A。
    2.(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15题)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答案】D
    【点拨】议会掌握立法权,其通过制定法律来干涉王位的继承,从本质上来说明了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此题考查的是对英国《权利法案》的理解。经分析材料反映的时间是1701年,提问中的关键词是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应该理解为是《权利法案》反映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该政体的本质是议会主权至上,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项。
    3.(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32题)下列宪法中,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答案】C
    【点拨】宪法体现“三权分立”,最早是在1787年宪法。
    4.(2009年广东高考18题)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 )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C
    【点拨】英国资产阶级之所以把1688年革命称之为“光荣革命”,就是因为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5.(2010年高考四川文综19题)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法国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方式,对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造成了政局动荡 B.加快了反封建进程
    C.传播了启蒙思想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D
    【点拨】本题考察的是法国大革命。而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是议会共和制,而且君主立宪制与激进派要求的也不符合。这里,法国的“激进的斗争方式” 是指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一系列措施,D项是君主立宪派时期带有一定妥协性的产物。
    6.(2009年高考天津文综9题)1787年宪法是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权益的要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点拨】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是总统制,最初也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但是它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也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7.(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11题)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 )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英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英国《权利法案》
    【答案】A
    【点拨】从日本1889年宪法看,日本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带有明显君主专制色彩,与此相似的是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德国皇帝同样总揽统治大权。
    8.(2008年上海高考B14题)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则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是( )
    A.俾斯麦 B.威廉一世 C.兴登堡 D.威廉二世
    【答案】A
    【点拨】统一德意志时的核心人物是普鲁士的宰相俾斯麦。选A项。
    9.(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19题)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答案】A
    【点拨】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总统职权由宪法赋予受宪法制约,排除B,美国共和政体在运行的过程中形成两党制,法国不是两大政党轮流组阁,排除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总统,排除D,答案A,内阁没有形成对议会的权利制衡,参议院与众议院的联席会议产生总统,总统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内阁。
    10.(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19题)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答案】C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1787年美国宪法。该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并根据三权分立原则,确立执掌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的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者之间分权与制衡。本题形式上考查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与政治的关系,实则主要抓住美国政治文化的特点进行回答即可。A项“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与华盛顿城的建造有一定关联,但不能体现政治文化特点;B项“议会中心”不符合美国政体结构;D项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与材料华盛顿城“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各州名称命名的道路由内向外”的布局特点不符合。本题应选C项,体现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国会大厦、白宫、联邦最高法院三座建筑,紧密构筑在一起,体现政体的三权分立与制衡也反映出建筑群的协调、美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