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一调考试 高一年级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 选择题(1—50题每题1分,51—60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强化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诸侯扩充疆域 C.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 2.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A.自然崇拜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 3.西周时期规定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A.血缘与政治结合B.社会等级严格 C.中央集权加强 D.青铜制造业发达 4.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立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理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母亲是同一个。这位大臣之所以力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维护等级制度 5.下列叙述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A.目的是为了有效的统治 B.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C.自始至终发挥了积极作用 D.受封诸侯对周天子要承担一定义务 6.有一件出土的青铜器,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某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 A.说明周王朝实行宗法制 B.说明周王朝实行奴隶制 C.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 D.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 7.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祯(即后来的雍正帝)。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A.世官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 8.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9.“(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10.《礼记•表记》所载:“母,亲而不尊。”这一记载不能说明当时社会已经有了 A.宗法家族意识 B.男尊女卑观念 C.以义为重的价值观 D.重视父系血缘 11.秦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最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隐患的措施是 A.建立皇帝制度 B.确立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县制 D.推行分封制 12.秦朝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反对分封制 C.改革中央官制. D. 建立中央集权制 13.《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一天,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始皇帝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我说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 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②事无巨细,皇帝独裁 ③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 ④副丞相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③ 14.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汉初统治者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分封制 B.分封诸侯王 C.颁布推恩令 D.设置尚书令 15.“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16.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完备,但效能有限,其根本原因是 A.监察官员素质低下 B.政治腐败 C.监察机构自身腐败 D.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17.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该政治制度突出的特点是 A. 权力高度集中B. 浓厚的部族色彩 C. 秦始皇非常勤政D. 严格的等级制 19.古代某位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你觉得这位官员可能生活在 A. 西周B. 战国C. 秦朝D. 汉代 20.下列古代的官职,分组不同的是 A.太尉、提点刑狱司 B.丞相、参知政事 C.御史大夫、刺史 D.郡守、县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