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美苏争锋专题检测试题(附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两极格局形成的简要过程:
    (1)基本原因:
    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矛盾冲突加剧。
    (2)形成过程
    ①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反共反苏演讲,主张遏制苏联。发出信号。
    ②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美国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
    ③1947年6月,提出并实施“马歇尔计划”。
    ④1949年12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立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⑤1949年,德国分裂。
    ⑥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并派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⑦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针对北约的华沙条约组织。这样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对峙的局面形成,也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4、两极格局的特点:
    (1)美国、苏联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两个阵线都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大局。
    (2)世界两极格局,实际上是以美苏为中心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美国、苏联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
    (3)“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最显著特点是在压制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过程中不诉诸战争。由此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5、“冷战”的影响:
    (1)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使战后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
    (2)经济上严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被人为地划分为几个封闭的经济体系),造成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3)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人类陷入新的战争威胁中。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全面“冷战”,局部“热战”
    1、对德国的争夺:
    德国分裂,先后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对朝鲜半岛的争夺:
    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成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
    3、古巴导弹危机,其结果表明战略优势在美国。
    4、对越南的侵略,美国惨败,其殖民统治受阻。
    5、“冷”、“热”交织的影响。
    史 料 链 接:
    材料一 乔治•凯南1947年发表文章称:“……美国对政策的最主要方面就是长期、耐心、坚定和警惕地对俄国扩张倾向的遏制……遏制的目标可以分三层:一是阻止苏联进一步扩张势力,将其影响限制在二战结束时范围内,维持战后的状况;二是促使共产主义世界内部矛盾的发展,瓦解社会主义阵营,从而大大削弱苏联的力量;三是苏联内政、外交朝西方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材料二 杜勒斯攻击凯南的政策是消极的,注定要失败的,不道德的。他说:“美国的目标不能仅仅是把苏联共产主义限制在目前的范围内……美国政策的目标之一是最终恢复至今受莫斯科控制的亚洲和欧洲国家真正的独立,我们不参与旨在承认苏联对它目前控制下国家独裁组织的行为。”
    ——《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选》
    读 史 感 悟:
    ①材料一中美国对苏联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②材料二中杜勒斯和凯南的分歧是什么?
    ③杜勒斯和凯南的政策是否有根本分歧?为什么?
    小结:
    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和世界形势走向缓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