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波兰布热金卡电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文章起笔使人疑窦顿生:“阳光明媚温暖”,绿树成阴,“婆娑起舞”,孩子们高兴地“追逐游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竟然厌恶这一切?]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这一段是对上述疑问的回答。原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这美好的景象,与布热金卡的历史太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衰败和荒凉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古人说,乐景写哀,更见其哀。越是看到今天的和平宁静,感受到它的幸福可爱,就越是感到当年战争的残酷,法西斯暴行的恐怖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有着震撼人心的效果。]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说明布热金卡这个旅游中心的特殊性,叙述游人来到这里的不同目的。作者为什么要叙述游人的目的呢?这是因为,第一种游人,从侧面说明布热金卡集中营的残酷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第二种游人,这是曾经经历过法西斯蹂躏的人们,说明他们对法西斯暴行的憎恶;第三种游人表示对死难者的同情,说明人的善良。人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不管出自哪一种具体的目的,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渴望。这段文字,实际上是作者间接地阐明了写作此文的目的。]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 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①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①纳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的所谓“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是以希特勒为头目的最反动的法西斯主义政党。纳粹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t的缩写Nazi的音译。)[介绍布热金卡的地理位置,引出本文报道的中心,即奥尔维辛集中营。“杀人工厂”一词揭露了这个集中营的罪恶本质。]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这段文字起着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方面引述亲历者,包括受害者、刽子手元凶和目击者波兰人提供的材料,说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酷,另一方面也说明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状人们都已有详细报道,暗示本文报道的中心不在此处。] 以上第1~5段是文章第一部分,新闻的导语部分。这个导语比较长,写的内容很多。一方面写出了奥斯维辛的现状,一方面又写出了作者的情感色彩,这里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已成为人们悼念死者的地方。新闻一开始,就把这种情感定格在对死者的悼念,对法西斯的痛恨上。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一句紧承上段而来,起了过渡的作用,同时第一次照应了题目。]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但是,作者为什么还要报道呢?那已经不是为报道而报道了,而是一种良知驱使他,使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在这里,作者指出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同时也说明,凡是到过奥斯维辛,目睹过现场惨状的人们,都是不会无动于哀的。]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这个句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安静”和“喊叫”的巨大反差中,把人们的思想从“现在”带入当年的惨境。]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个句子从参观者的角度,对奥斯维辛集中营进行了整体介绍。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表现他们心情的沉重。“很快地望上一眼”,为什么眼光不敢久留?因为他们清楚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是不忍目睹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便震惊骇怕,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作者通过描写参观者的行动自然地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阴森可怖的地狱。]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这是说,用不着导游介绍,参观者只要看一眼就会明白,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惨绝人寰的暴行。]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这是什么“地方”,竟至于“恐怖”得“使人终生”骇怕“难忘”?作者先不挑明,故意卖个关子,激起读者悬念。]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三个句子写人们在这里不只看到了法西斯的凶狠残暴,也看到了他们的胆怯卑劣。作者采用对照的写法,前两句从正面直接控诉法西斯的残暴,后一句用象征的手法从侧面控诉法西斯的卑劣。德国法西斯溃败撤退时炸毁了毒气室和焚尸炉,妄图以此来毁掉他们犯下的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证,逃避人类对他们的惩罚,但是这完全是徒劳的,那无数惨死的冤魂不会放过他们。白色的“雏菊花”就是这些冤魂的象征。“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象征着那些受难者的不屈控诉。]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皮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这一段描写人们参观毒气室、焚尸炉和死囚牢房时的神态。作者采用特写的方式,参观者开头 “表情茫然”,而看到死囚的牢房时突然“浑身发抖”,读者完全可以从参观者所表露出来的苦痛与愤恨中想象那惨绝人寰的情景。“成堆的头皮和婴儿的鞋子”,作者特别突出这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典型场景,大大地增强了现场的恐怖感。]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前文都是写参观者群体的感受,在这里作者换一个角度,改为写参观者个体的感受。“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形象地描绘出那“惊恐万状”的情态。]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写女牢房的小盒子(床),作者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集中营住处的让人无法想象的叫人骇怕的拥挤。]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句话意味深长,不是没有什么值得看,而是连解说员都不忍看。]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这一段很短,没有让参观者进入室内,只点出了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但在最末又加了一句“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这是为什么?读者由此可以推想到,那肯定是一个极为卑劣,极为残酷的地方。据资料记载:当时的希特勒制定一项令所有被征服或占领国家的民族充当奴隶并且逐渐消亡的隐秘性种族灭绝计划——高效率、大规模的强制绝育。为此,数以百计的纳粹医生、教授、专家甚至护士,在行政管理专家的通力合作下,相继提出了几十种绝育方法,十余种实施方案,并且在奥斯维辛、拉芬斯布吕克、布亨瓦尔特、达豪等十多个大型集中营内对数以万计的犹太、吉卜赛囚犯、因从事抵抗运动而被捕的政治犯和男女战俘进行了残酷的手术试验,造成他们大量死亡或者终身残疾、终身不育。这样残酷的毫无人性的手段,任谁也不忍看到。]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这一段总写长廊里的囚徒照片。“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多么残酷的画面!多么让人同情的人们!第一句造语新巧,作者不写“参观者注视着照片”,而写“照片上的人注视着参观者”,由于视点倒置,死去的囚徒好似突然活起来,大大地增强了阴森可怖的氛围,更加逼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一段是特写,许多囚徒中有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姑娘,面对死亡,“温和地微笑着”。作者不由得问:“她在想什么呢?”是啊,同学们想一想,在众多“表情木然”的囚徒中,唯独她没有痛苦的表情,没有凄惨的泪水和害怕的面容,却在“温和地微笑着”,是想到了慈祥的父母,还是想到了死去的爷爷奶奶?是想到了可爱的家乡,还是想到了青梅竹马的恋人?是想到了美好的未来,还是想到了万能的上帝?莫非她就是鲁迅所讴歌的“真的猛士”,一位伟大的抗击法西斯的英雄?接着作者又有一问:“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我们可以再想象一下,她是在想父母已经安康?她的恋人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法西斯终于灭亡,她为和平的到来感到欣慰?或是面对着众多的善良的参观者表示感谢,或是羡慕?这一浮雕式的特写,引发我们多少思考!一个美丽善良、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姑娘,却在法西斯的集中营里残酷的被杀害,这不由得激起读者对法西斯的无比痛恨。作者“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是写执行绞刑的地下室,作者没有具体描写法西斯在这里曾经施加过种种残酷的刑罚,只是描写了参观者来到这里的感受,“窒息”二字足可以让读者想象当时的凄惨。参观者跪下来祈祷,意在祈求上帝保佑人类,永远不要再蒙受如此灾难。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一精辟的议论含意很深。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鱼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作者通过这句议论,说明奥斯维辛集中营纯粹是一个人间地狱。愤恨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这段文字至少含有两层深意,一是说,参观者看到这里,已经无法再承受这种悲惨的氛围,所以他们说“够了”,恳求解说员不要再看下去了;二是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暴远不止此,但是,人们只要看到这里也就“够了”,知道什么是法西斯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结尾再次呼应标题,实际上这是作者郑重地提醒读者,读这篇文章不是读新闻,而是读历史,读法西斯,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读出我们对法西斯的仇恨,读出我们对今天和平的珍惜。}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最后描写周围的环境,呼应开头,使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体,并含蓄地表达出这样一个信念:即使在最黑暗的地方也已经充满阳光,在毁灭生命的地方也已经生机盎然,不能让灾难重来,灾难也不可能重来。] 第6~16段是第二部分,新闻的主体部分。 第6、7段是总写,从整体上对奥斯维辛集中营作一介绍,第8~15段是按照参观的顺序一一介绍,其过程是: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试验室——死者纪念墙——绞刑地下室。第16段写参观之后的外景。全文通过描写参观者的情态和感受来揭露和控诉法西斯的无耻暴行。 (责任编辑:admin) |